为什么不批捕后还要监视居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批捕后还要监视居住的原因是为了继续侦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就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批捕后还要监视居住的原因如下: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虽然是犯罪嫌疑人,罪行很严重,但是逮捕不适宜; 2、可能是孕妇,或者是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也不适宜对其采取严厉的逮捕措施; 3、可能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的唯一的抚养人; 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监视居住和逮捕都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形不同而采取不同强度的措施,当案件情况发生变化时,也会相应地改变其刑事强制措施。
不批捕,还要监视居住的理由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虽然是罪行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但是不适宜采用逮捕;孕妇,或者是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不适宜对其采取严厉的逮捕措施的。
-
不批捕后为啥还要监视居住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0.12.13 144 -
不批捕为啥还要监视居住?
不批捕后还要监视居住的原因是为了继续侦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就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0.02.28 116 -
不批准逮捕后为什么还要进行监视居住
不批准逮捕后还要进行监视居住是因为还需要继续侦查。根据法律规定,不批准逮捕后,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0.12.12 161
-
不批捕后为啥还要监视居住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3-01-24 15,340 -
不批捕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并不会影响到法庭审判。监视居住只是侦查阶段的一种强制措施,通常应用于因身体原因不适宜羁押,或犯罪行为较轻,不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害的嫌疑人。
2022-08-08 15,340 -
监视居住后还会批捕吗?
通过《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条文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在被监视居住期间需要监视居住人遵守一定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的,同时情节比较严重的话,那么还是有可能变更强制措
2023-06-14 15,340 -
监视居住后批捕要收监吗?
这种情形会被送入看守所,而不是收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八十一条规定,
2021-06-27 15,340
-
00:59
监视居住后的办案流程
监视居住后的办案流程如下: 1、公安立案决定监视居住的,应当在办理监视居住后,继续侦查案件; 2、检察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办理监视居住后,继续审查核实案件,是否符合提起公诉的标准; 3、法院决定办理监视居住的,法院继续进行审查核实案件,再根
4,274 2022.05.11 -
01:09
监视居住一般怎么判
监视居住一般怎么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
2,093 2022.04.17 -
01:11
监视居住折抵刑期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原法并未规定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修改规定指定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指定监视居住这种强制措施在限制人身自由程度上,
8,415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