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罚没财物罪属于既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的判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应当上缴国家罚没财产,以单位名义集体分配给个人的,按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涉及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罪的主体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等。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处罚标准:以私分没收财产罪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嫌挪用罚没财物累计数额超过十万元的,要立案;单位犯罪的,要对单位进行处罚。
-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判几年?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 1.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0.21 149 -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的量刑?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的量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私分罚没财物罪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
2020.02.02 181 -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怎么判?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应这样判: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构成私分罚没财物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3.14 94
-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处罚标准?
私分罚没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嫌私分罚没财物,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应予立案。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
2022-05-12 15,340 -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处罚标准为?
私分罚没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嫌私分罚没财物,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应予立案。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
2022-06-02 15,340 -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既遂怎么判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2021-06-11 15,340 -
私分罚没财物罪既遂怎么量刑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2021-06-16 15,340
-
00:59
用非法手段窃取公私财物是否属于诈骗罪用非法手段窃取公私财物不属于诈骗罪,用非法手段窃取公私财物可能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1,061 2022.09.21 -
00:59
走私文物罪如何处罚走私文物罪,指的是个人或者单位违反了海关和我国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擅自携带、运输、邮寄我国明文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走私文物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单位或者是个人,在主观方面,必须表现为出于故意的行为,其主要的犯罪对象是国家明文禁止出口的文物。
453 2022.04.17 -
01:07
走私废物罪如何处罚走私废物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海关及国家关于固体、气态、液态废物的管理规定,逃避海关检查和监管,将境外的固体废物、气态、液态废物运输至境内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海关监管制度、以及国家禁止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进境的制度。 根
1,2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