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收到应聘者给予的录用通知书,是否就能够认定其合同的效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录用通知书符合要约的全部特征,即由用人单位发出,包含明确的与工作相关的全部主要信息,构成要约,也就具备要约的法律效力。若应聘者在接到录用通知书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通知书要求的行为,即作出了同意要约内容,即属于对用人单位发出要约的承诺。双方的合同即行成立。任何一方违反都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在录用通知书送达应聘者之前,用人单位可以撤回,该通知即不会产生“要约”的法律效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录用通知书是不能撤销的,因为录用通知书上通常明确标明了期限,应聘者可以主张自己相信录用通知是不可撤销的。若已经做好了报到上班的准备,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赔偿责任。1.录取通知书与劳动合同条款不一致的法律风险。2.发出录取通知书与劳动者体检的顺序安排。3.发出录取通知书的有效期。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收到公司的解除合同通知书,可以到公司办理离职手续,凭借解除合同通知书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劳动者收到公司解除合同的通知书后可以与公司协商相关补偿,然后用该通知书到公司人事部门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两倍赔偿金。
-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效力认定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是有效力的。双方签了字就可以认为是双方同意协议解除了劳动合同,虽然用词是不规范的,但是在劳动仲裁等过程中,不会因为用词的不规范就被认定为不是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约定双方再无任何经济纠纷并不表示着员工放弃了诉权,若事实是比如
2022.04.16 1,876 -
聘书是否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
聘书不具备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则其不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
2020.09.05 114 -
聘书是否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
聘书并不具有劳动合同的效力。公司发出的聘书,从法律效力分析只是一个要约,并不代表劳动关系当然成立。劳动合同的成立需经过要约、承诺、签约三个步骤。是否真正建立劳动关系,还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字确认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并真正履行合同,劳动关系
2020.04.22 129
-
聘书给劳动者有法律效力吗
聘书没有劳动合同的效力。从法律效力分析来看,公司发出的聘书只是一份要约,并不代表劳动关系成立。劳动合同的成立需要三个步骤:要约、承诺和签订。劳动关系是否真正建立,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签字确认对方的
2021-11-07 15,340 -
劳动者的辞职通知书由其同事签收,该员工的辞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者的辞职通知书由其同事签收了,如果该员工有用人单位的授权的,是有法律效应的,劳动者辞职,只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1、用人单位存在《劳
2022-03-01 15,340 -
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否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
2022-04-15 15,340 -
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是否需要给予补偿
根据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程序是否合法,分为三种情况:1、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2、如果用人单位不存
2022-02-06 15,340
-
01:09
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话,由国家编制管理,工资、财政由国家拨款,由国务院人事部管理,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而企业是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工资与财政发放并没有太大
2,279 2022.04.17 -
01:04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怎么写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再给员工下发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时,通知书的内容需要包含:用人单位及员工双方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的期限、解除的时间期限、协商的具体内容、双方的权利及义务、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等等。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
1,646 2022.04.17 -
00:55
如何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应对故意拖延甚至恶意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而劳动者拒绝订立的,用人单位可以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且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作为用人单位,首先应当注意留存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
1,08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