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如何确定当事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确定当事人的上诉是否已经受理的方法主要是: 1、与原一审承办法官或书记员联系,以确定案卷是否已经移送二审法院。 2、当事人可以与二审法院的立案庭或诉讼服务中心电话联系,或直接到二审法院的立案庭或诉讼服务中心了解是否已经立案。 3、当事人可以通过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进行查询二审法院是否已经立案受理。12368诉讼服务热线作为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司法便民的新举措,又是深化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的新途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在工作时间拨打12368,可以查询案件是否受理、合议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案件办理进度、办理结果等信息。 另外,如果二审法院已经立案受理上诉的,会向当事人送达受理通知书,并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负责经办法官等,当事人如果收到相关的法律文书,也就可以知道上诉已经被二审法院受理的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诉讼当事人怎样确定: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要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的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当事人,仅指原告和被告。广义上的当事人,除原告和被告以外,还包括共同诉讼人、第三人。
民事诉讼当事人怎样确定: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要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的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当事人,仅指原告和被告。广义上的当事人,除原告和被告以外,还包括共同诉讼人、第三人。
-
股权转让纠纷的上诉当事人如何确定
股权转让纠纷的诉讼当事人一般情况下为合同的当事人。股权转让协议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登记的时间、股权转让款支付的时间、方式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变更登记只是为了对抗善意第三人。
2020.08.21 90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如何确定被告?
民事诉讼主体有原告、被告及主持审判的机关,如人民法院等。只有符合民事诉讼主体资格,才能参与诉讼过程,行使自己的权利。原告必须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并且有明确的诉讼理由。经过法院审查,发现当事人不适格的,可以驳回诉讼请求,要求重新提交诉讼状。
2020.04.03 789 -
股权转让如何确定诉讼当事人
以股权转让合同的签订人,即股权的转让人和受让人作为原被告;另外,在涉及办理股权工商变更登记等事项方面还涉及利害关系人公司,所以,还可以将公司列为第三人。
2020.12.16 217
-
民事诉讼当事人如何确定
民事诉讼当事人怎样确定: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要求法院行使民事裁判权的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当事人,仅指原告和被告。广义上的当事人,除原告和被告以
2021-12-26 15,340 -
如何确定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有观点认为,应以终局买受人作为原告,其它参与流转过程中的当事人作为被告;也有观点认为,应以终局买受人作为原告,其前手出卖人作为被告,参与房屋流转的其他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小编认为,终局买受人作为
2021-04-07 15,340 -
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
一般保证: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但应在判决书中明确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债权人
2021-06-22 15,340 -
劳动争议诉讼如何确定当事人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分立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如何确定当事人,有两种情况:第一,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第二,用人单位分立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
2022-03-12 15,340
-
01:44
人身损害赔偿受诉法院如何确定人身损害赔偿以下列几点因素确定:第一,受害人所在医疗单位开出的伤残证明、医疗费用总和。根据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包括受伤期间和恢复期间的费用。第二,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自受
1,309 2022.04.17 -
02:08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导致事故的过错的严重程度,再来确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并认定交通事故相关责任,在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时有关部门必
2,499 2022.04.17 -
01:15
经济合同诉讼地如何确定一旦出现了经济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那么,应到到哪个法院起诉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确定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时,原告可以自由选择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双方也可以在合
1,42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