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公司和不签合同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上班公司和签劳动合同的公司不是一个,属于劳务派遣。上班公司为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你是合同工,就是你和这家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合同关系,也就是说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是你和这家单位来处理。 如果你是派遣工,就是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不是这家单位的员工,只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是你、单位、派遣公司三方来解决,如果你公司解聘你的话,你会直接被退回派遣公司。
去公司上班要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首先上班公司和签合同不是一个
如果你是合同工,就是你和这家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合同关系,也就是说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是你和这家单位来处理。 如果你是派遣工,就是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不是这家单位的员工,只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旦有任何劳
2020.05.17 181 -
上班公司和签合同不是一个怎么办
如果你是合同工,就是你和这家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合同关系,也就是说一旦有任何劳资纠纷,是你和这家单位来处理。 如果你是派遣工,就是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并不是这家单位的员工,只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一旦有任何劳
2020.03.04 158 -
上班没有签合同能不能告公司
上班超过一个月没有签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告公司,但是不能直接起诉。需要先通过劳动仲裁,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020.04.16 132
-
到公司上班没签合同怎么办,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到公司上班没签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未超过一个月,催告用人单位签订;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
2023-02-02 15,340 -
公司不让上班不签合同
1、既然公司不想让你工作下去了的话,你不如以“公司违法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解除劳动合同”这样你可以依法享有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不付的话,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这是你还可以得到双倍的经济赔偿金。 2、如果公
2022-01-31 15,340 -
公司上班没签合同法律依据有哪些
到公司上班没签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未超过一个月,催告用人单位签订;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
2023-08-10 15,340 -
分公司能签合同,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分公司经总公司授权能签合同。分公司属于总公司下属的直接从事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有权签订合同,但没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不能签合同,同时未在总公司授权范围内且未经追认的无效。
2023-08-25 15,340
-
01:30
上班公司不给签合同怎么办到公司上班没签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就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所有时间部分给付双倍工资赔偿,随时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公司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辞职时不需要提前声明,可以随时离职。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
751 2022.06.22 -
01:01
公司上班没有签合同怎么办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公司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到一年内还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应当每个月支付员工两倍的工资。满一年还不签订,视为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两倍工资。具体可以通过向劳动行
2,827 2022.05.11 -
01:07
和公司签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合同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用到的是十分广泛的,无论大小交易,合同都是保障双方权利与义务的重要书面约定。和公司签合同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首先应特别注意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对方名称和企业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保持一致,还应注意公司的样章名称和营业执照
1,310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