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定罪标准是怎么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财产犯罪的中,对于各共同犯罪人定罪量刑数额如何认定处罚,理论上及司法实践中有分赃数额说、犯罪总额说和参与数额说之分。我们认为,分赃数额说忽略了主犯的刑事责任,实践中难以施行,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可能起了主要作用,但是分赃数额较少或没有分赃,在共同犯罪既遂、但尚未分赃的情况下,以及犯罪未遂的情况下,分赃数额说都无法贯彻执行。而犯罪总额说的缺陷,一是对各共同犯罪人的作用和地位不加区别,特别是对多次共同犯罪,行为人参加次数有多有少,一律按照犯罪总额计算,有违罪责自负原则之嫌;二是与总则规定相抵触。《刑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对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这里采取的显然是参与说而不是总额说。我们赞同参与数额说。即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各共同犯罪人应只对自己参与的犯罪数额,并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承担刑事责任。这样符合罪责自负的原则,也与《刑法》总则关于共犯的规定相一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是:盗窃罪是行为人实施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行为人无法令财物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侵占罪则是行为人侵占他人委托管理的财物,在实施侵占行为时,行为人已经令财物在自己的实际控制之下了。
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是:盗窃罪是行为人实施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行为人无法令财物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侵占罪则是行为人侵占他人委托管理的财物,在实施侵占行为时,行为人已经令财物在自己的实际控制之下了。
-
侵占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具备下列要件的,可认定为侵占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上述四个要件就是侵占罪的认
2020.05.18 135 -
侵占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020.04.05 147 -
侵占罪的既遂标准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应当立案。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
2020.10.24 185
-
侵占罪的定罪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
2021-06-19 15,340 -
侵占罪认定标准是什么,侵占罪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侵占罪会判多少年
侵占罪认定标准如下: (一)拒不退还、拒不交出的前提条件:权利人已经经过请求。 (二)拒不退还、拒不交出必须是侵占行为人作出的,这是本罪的必备要件 1、拒不退还、拒不交出行为的主体是侵占行为人,即接受
2022-03-06 15,340 -
侵占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样的?
财产犯罪的中,对于各共同犯罪人定罪量刑数额如何认定处罚,理论上及司法实践中有分赃数额说、犯罪总额说和参与数额说之分。我们认为,分赃数额说忽略了主犯的刑事责任,实践中难以施行,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可能起
2022-08-28 15,340 -
什么是侵占罪侵占罪的认定标准
侵占罪的认定标准为: 一、侵权对象是他人财产的所有权。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产、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数额较大,拒交还。 三、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四、主观表现为直接故意。 根据
2021-12-21 15,340
-
01:15
侵占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首先,在法律上,侵占罪的定义为侵占人持非法占有之目的,将他人出于信任委托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他人的遗落财物或他人的秘密的埋藏物品给占为己有,不肯退还的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侵占罪将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
1,155 2022.04.17 -
01:05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为: 1、侵占他人公私财物达到一定数额,将构成犯罪。我国各省市规定的侵占罪数额标准有所不同
3,860 2022.04.17 -
01:40
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不是所有的职务侵占行为都能达到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必须符合对应的条件才可以刑事立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职务侵占的数额大小。 职务侵占罪具体立案标准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捷,将本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涉及占有金额较大的
5,97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