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分包会是违法行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违法。 1、承包人转包项目或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监理费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2、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勘察、设计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或者监理酬金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吊销资质证书,依照上述规定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3、违反规定,转包、违法分包或者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按照上述规定予以处罚;对于接受转包、违法分包和用他人名义承揽工程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筑法》明确禁止挂靠行为,该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挂靠属于违法转包吗
挂靠不属于违法转包。因为挂靠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企业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转包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又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人退出现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
2020.12.13 138 -
挂靠和违法分包的法律后果
挂靠和违法分包的法律后果: 1、挂靠人为实际施工人的,有权向工程发包人与被挂靠人主张工程款; 2、法院有权收缴双方因履行挂靠合同的非法所得; 3、被挂靠人和违法分包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处罚方式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
2020.02.07 274 -
挂靠是违法的吗
法律上已对挂靠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明确禁止挂靠行为,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
2020.11.21 645
-
挂靠分包违法吗?
违法行为。承包人转包项目或者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以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处以合同约定的
2021-12-04 15,340 -
违法分包转包挂靠
《建设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查处管理办法(试行)》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一、分包、非法分包、挂靠的含义1。分包是指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肢解其承包的全部工程或者
2021-12-04 15,340 -
挂靠与违法分包
1、挂靠人为实际施工人,其有权向工程发包人(建设方)与被挂靠人(转包方)主张工程款。 2、法院有权收缴双方因履行挂靠合同的非法所得。 3、被挂靠人有可能受到行政处罚。违法分包后果相近。处罚方式有罚款、
2022-11-03 15,340 -
劳务分包挂靠违法吗?
1、挂靠经营关系的建筑施工企业以自己的名义或以被挂靠单位的名义签订的承包合同,一般应以挂靠经营者和被挂靠单位为共同诉讼人,起诉或应诉。 最高法院《民诉法意见》第43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
2022-11-02 15,340
-
01:09
违法分包是指哪些行为违法分包主要涉及的是建设工程合同相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91条规定,建设工程的发包人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数个承包人。但是,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
4,513 2022.04.15 -
01:13
挂靠合同合法吗一般情况下,挂靠合同不合法。 通常,挂靠是指企业挂靠经营,就建筑业来说,是指一个施工企业同意他人在一定的时间内,采用自己企业的名义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 在建筑这个行业,挂靠行为的法律风险是很大的。按照我国当前实施的法律规定,无资质的实际施工
3,243 2022.04.15 -
00:57
工程挂靠是否合法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与其他合同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设工程的承包人需要具备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不具备该资质的企业不可以做承包人。除此之外,具备承包资的承包人也不可以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也不可以将本企业的名义借给其他不
1,5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