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惩治打击报复会计等职务犯罪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条文】第二百五十五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领导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的会计、统计人员进行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相关法律】《会计法》第五条第三款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的会计人员进行报复。第四十六条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岗位、辞退或者开除等方式进行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于受到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应当恢复其声誉和原来的职等级。《统计法》第七条第三款由法律保护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任何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不得报复拒绝、抵制篡改统计数据或者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统计人员。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地方、部门、单位领导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数据或者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统计人员进行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五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有哪些惩罚?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8.03 120 -
打击报复会计和统计犯罪会判多久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一般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犯罪对象是,依法履职、遵守会计法、统计法的会计、统计人员。
2020.03.28 108 -
怎样惩治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
一般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故意隐匿、故意销毁有法定保存义务的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12.03 114
-
如何惩治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人员罪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五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
2022-06-30 15,340 -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怎样惩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五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
2022-05-15 15,340 -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该怎样惩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五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
2022-06-14 15,340 -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怎么惩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五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
2022-06-04 15,340
-
01:07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认定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本罪的主体属于属于特殊主体,只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才能构成本罪; 第二,犯罪嫌疑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
1,150 2022.04.15 -
01:15
职务侵占罪怎样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行为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职务侵占的法定刑期分为三年以下、三年以上十年以下以及十年以上三档法定刑期。具体表现为:1、侵占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123 2022.04.17 -
00:59
监外执行后打人会怎样
监外执行通常是为一些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怀孕期的妇女所制定的一项特殊的刑罚方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如果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
1,88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