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不予受理裁定的上诉状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下是关于不服不予受理裁定的上诉状的回答:上诉人: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___住所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被上诉人: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___住所___________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 上诉人因____________一案,不服____________法院于____________年___月____日_____字第____号判决,现提出上诉。 上诉理由及请求:______ 此致__________人民法院上诉人:______(盖章)法定代表人:_____(签章)_年_月_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原告的起诉后,认为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从程序上书面裁定不予立案受理的司法行为。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上诉,上诉期限为10天。不予受理裁定生效后,特定条件下,当事人还可以起诉。
不予受理是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原告的起诉后,认为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从程序上书面裁定不予立案受理的司法行为。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符合起诉条件且不属于相关法律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对反诉不予受理裁定是否可以上诉
1、法院对反诉裁定不予受理的,可以提起上诉。 2、反诉也是一种法定的诉的类型,如果反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应当受理。如裁定不予受理,反诉人有权提起上诉。
2020.05.13 862 -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起诉状范文
1、原告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 2、籍贯现住址 3、联系电话 4、被告 5、法定代表人职务 6、住址 7、联系电话 8、案由:一般劳动争议纠纷 9、原告不服不予受理通知书,现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0、诉讼请求 11、事实与理由 12、入厂时间
2020.05.26 1,172 -
不予受理执行裁定可以上诉吗
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原告的起诉后,认为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从程序上书面裁定不予立案受理的司法行为。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上诉,上诉期限为10天。不予受理裁定生效后,特定条件下,当事人还可以起诉。
2020.04.29 410
-
不服法院不予受理上诉状是怎样的
一是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规定的被申请人; 二是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三是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四是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 五是属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 六是属于收到行政复议
2022-07-01 15,340 -
对不予受理的裁定上诉上诉状
原告:李,男,汉族,年月日出生,住,电话:。被告:张,男,汉族,年月日出生,住,电话:。诉讼请求: 1、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为原告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2、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逾期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的违约金
2022-07-05 15,340 -
不予受理裁定书上诉状范本是怎样的?
不予受理裁定书上诉状范文可以参考下面文献:法院在不受理原告起诉的时候,应当依法在7日内向原告下发《民事裁定书》,原告不服该裁定,可以在裁定下发后的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提起上诉中必须提交
2022-06-28 15,340 -
对不予受理刑事裁定的上诉状是怎样的?
给您对对不予受理刑事裁定的上诉状的建议: 首先对于你们的遭遇深表同情!通过仔细分析本案,我认为:1、对于你提到的法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问题,如果属实,并有相关证据支持,你可以作为申诉的法定理由向有关
2022-07-01 15,340
-
01:06
裁定不予受理和裁定驳回起诉的区别裁定不予受理和裁定驳回起诉的区别如下:1、性质不同,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是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2、适用法律不同,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主要适用的是程序法,而驳回诉讼请求既可以适用程序法,也可以适用实体法;3、适用阶段不同,不予受理、驳回
3,777 2022.05.11 -
01:17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六个条件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六个条件如下: 1、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申请人在被劳动争议仲裁委以申请仲裁的主体不适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后,如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审查申请人确属主体不适格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
36,778 2022.04.15 -
01:09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六个条件有哪些一、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6个条件是: 1、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 2、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 3、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4、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5、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7,14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