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精神病如何离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妻子是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登记离婚要签离婚协议,需要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精神病患者恰恰不具有相应的辨认、表达能力,更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精神病如何离婚
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
2021.03.08 216 -
精神病离婚孩子归谁?
精神病离婚,孩子一般归其配偶抚养。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主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解决。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
2021.01.22 176 -
孩子精神病能离婚吗
可以协议离婚或者提起离婚诉讼,但离婚后夫妻双方对子女仍有照顾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2021.03.23 189
-
精神病离婚孩子如何判
看具体情况定。在审判实践中,与精神病人离婚后,一般在精神病人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子女归配偶抚养。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且征得配偶同意
2022-05-18 15,340 -
孩子是精神病如何离婚
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条离婚诉讼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022-05-31 15,340 -
和精神病离婚孩子如何判?
1、精神病离婚孩子怎么分要看情况。一般在精神病人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子女归配偶抚养。 2、但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且征得配偶同意的,
2022-05-28 15,340 -
精神病离婚孩子如何判决
看具体情况定。在审判实践中,与精神病人离婚后,一般在精神病人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子女归配偶抚养。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的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且征得配偶同意
2022-05-18 15,340
-
01:03
精神病离婚孩子归谁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应当综合父母亲双方的经济条件、精神状况、品质品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父母亲中一方存在以下情况,不得抚养子女: 1、父母双方中一方存在有精神疾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可能会对子女的健康成长造成严
1,064 2022.04.17 -
01:02
离婚有精神病的孩子还有抚养权吗
患有精神疾病的一方,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争取孩子的抚养权的。患有精神疾病,往往自身的生活的无法自理。患有精神疾病,在经济能力,收入情况上也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孩子的抚养权给患有精神病的一方,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
398 2022.05.13 -
00:52
精神病犯罪如何处理
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有以下三点: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
733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