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假枪械罪会判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仿真枪被认定为枪支,持有这种所谓的‘仿真枪’两个以上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涉嫌违反非法持有、私人枪支和弹药罪,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仿真枪认定标准》和《公安机关关关于枪支弹药性能鉴定的规定》,法律认定枪支标准: 首先要看是否属于制式枪支,凡是制式枪支,都要认定为枪支; 第二,看能不能发射制式弹药。任何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也将被视为枪支; 第三,看它的致伤力。如果非标准枪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也被认定为枪支。
《仿真枪认定标准》第一条: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仿真枪: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规定的枪支构成要件,所发射金属弹丸或其他物质的枪口比动能小于1.8焦耳/平方厘米(不含本数)、大于0.16焦耳/平方厘米(不含本数)的; 2、具备枪支外形特征,并且具有与制式枪支材质和功能相似的枪管、枪机、机匣或者击发等机构之一的; 3、外形、颜色与制式枪支相同或者近似,并且外形长度尺寸介于相应制式枪支全枪长度尺寸的二分之一与一倍之间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持有枪械判刑标准: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枪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枪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而故意隐藏不交。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处有枪械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是犯罪情节严重的话,犯罪分子会被判处三至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
-
非法持枪枪械判几年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
2020.09.07 157 -
非法持有枪械怎么判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量刑标准是由嫌疑人所持有军火类型与数量决定的。
2020.09.13 211 -
非法持枪械罪量刑标准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指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私自挪用、藏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国家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量刑标准
2020.10.04 144
-
非法持有枪械判刑几年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处有枪械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是犯罪情节严重的话,犯罪分子会被判处三至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
2021-12-14 15,340 -
非法持枪罪会判缓刑吗?
非法持枪一般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如果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申请缓刑。 1、造成人员死亡,且情节严重的; 2、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未予赔偿的。
2022-08-29 15,340 -
非法持有枪械被发现了,非法持有枪械判多少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非法持有、私藏民用枪支、弹药,数量较大的出于犯罪
2022-07-05 15,340 -
非法持有枪支罪会判缓刑吗?
我国对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轻微刑事犯罪分子,如果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依法判处缓刑。适用于缓刑的条件: (1)违法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许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 (2)依据违法分子的违法情节和悔罪体现,以为
2021-09-29 15,340
-
01:02
非法持枪罪要判多久
非法持有枪支需要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只是藏有,而没有其他的情节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持有枪支罪,在中国除军人或特殊岗位外,持有枪支属于非法。被发现看犯罪情节,初犯可
1,734 2022.04.17 -
01:17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样判刑
根据《刑法》有关的规定,行为人或者有关单位,违反了我国枪支使用的法律规定,有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将按
1,775 2022.04.17 -
00:52
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抓后多久判刑
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抓二个月内宣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非法持有枪支案件什么时候判刑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
706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