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输送罪量刑标准是如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利益输送罪的量刑标准:对一些国家公职人员输送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同时收受贿赂达到法定标准,构成受贿罪的,应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利益输送”型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采取有别于传统方式的手段,将公共财产转移至本人或特定关系人控制以及利用掌握的公共资源为特定关系人或他人谋利,使自己或特定关系人受益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受刑事制裁的行为。 关于利益输送的量刑标准,对一些国家公职人员输送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同时收受贿赂达到法定标准,构成受贿罪的,应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利益输送罪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但是在职务犯罪中有对利益输送的犯罪行为进行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共财产转移到本人,或与本人有特定关系的人控制下,构成滥用职权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利益输送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
我国法律没有关于利益输送罪的直接规定,利益输送涉嫌贪污罪。所谓的利益输送,最直接的形式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将自己控制的公共财产直接转移到归自己所有,此类行为往往构成贪污罪。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
2020.11.29 437 -
利益输送如何认定
1、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谋利,使其获取竞争优势,进而获取丰厚利润的行为如何定性,目前存在问题。根据目前刑法规定,若行为人的行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只能以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只能追究党纪、政纪责
2020.07.18 1,035 -
什么叫利益输送罪
“利益输送”型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采取有别于传统方式的手段,将公共财产转移至本人或特定关系人控制以及利用掌握的公共资源为特定关系人或他人谋利,使自己或特定关系人受益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受刑事制裁的行为。 关于利益输送的量刑标准,
2020.01.09 977
-
利益输送罪量刑标准是怎样
利益输送罪的量刑标准:对一些国家公职人员输送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同时收受贿赂达到法定标准,构成受贿罪的,应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对
2020-12-07 15,340 -
如何认定领导干部利益输送
(一)国家工作人员向本人输送公共财产。(二)国家工作人员员将公共财产转移给特定关系人。(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谋利。(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受托人谋利,受托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转移利益。
2021-12-04 15,340 -
利益输送罪有哪些特征
所谓利益转移型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以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将公共财产转移到自己或特定关系人控制和利用自己掌握的公共资源为特定关系人或他人谋利,使自己或特定关系人受益,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制裁
2021-12-04 15,340 -
利益输送的目的能判刑吗?
利益转移双方都将被判刑。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收受输送利益三万元以上; 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失,构成受贿罪。向国家公职人员输送利益的一方构成贿赂罪。
2021-11-21 15,340
-
01:21
运输冰毒罪量刑标准是多少冰毒的主要成分为甲基苯丙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运输冰毒的量刑幅度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只要犯罪嫌疑人运输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第二,如果运输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的,依法判处15年有期徒
1,808 2022.04.15 -
01:41
假冒专利罪量刑标准根据相关规定,假冒专利罪的适用范围,通常仅限于《专利法》中规定的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而行为人冒充他人专利行为、或者专利人的专利被侵权的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的处罚之外。 从我国的专利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来说,行为人冒充他人专利行
1,442 2022.04.17 -
00:51
非法营运罪如何量刑标准非法营运指的是,在没有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一般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行为人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且进行罚款。如果非法营运情节严重,扰乱了道路运输经营市场秩
1,8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