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起诉怎么提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偿还欠款。若借条等有约定管辖地,则按约定执行;若没有约定,则可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原告住所地)提起诉讼。 2、提起民事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即对方欠款的证据)。 3、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立案。对于不予受理的,会作出裁定书;若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4、受理立案后,会安排时间开庭审理。适用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经批准可以延长,并会出具延期审理通知书。 5、人民法院在审理结束的,会依法判决并出具民事判决书;判决书中会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 6、当事人若对判决不服的,可在收到判决书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借贷的起诉流程: 1、准备起诉状,起诉状应记明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欲证明的事实,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2、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3、提交身份证明材料; 4、准备证据材料; 5、委托诉讼代理; 6、缴纳诉讼费用。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民间借贷怎么起诉
民间借贷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许多情况下都会发生一些纠纷,那么发生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如何来提起诉讼呢?当你决定起诉后,起诉还需要符合相应的条件,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的基本条件包括四个: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020.05.17 124 -
民间借贷纠纷怎么提起诉讼
民间借贷纠纷提起诉讼的方式是起诉前要对纠纷进行法律分析并确定原告和被告,确定管辖法院;准备起诉材料,将起诉状提交给法院,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并安排开庭审理。
2020.11.13 193 -
民间借贷怎么起诉
民间借款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明确的被告以及正确的管辖法院是影响起诉成功与否的重要一步,起诉时,要向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原被告双方的身份信息,证据材料等材料,民事起诉状要包括原,被告完整的身份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在民事诉讼法中的起
2022.04.13 543
-
民间借贷纠纷怎么提起诉讼
发生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可以准备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相关的证据材料来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借款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诉。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可以向其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
2022-06-06 15,340 -
民间借贷怎么起诉谁起诉
民间借贷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但在很多情况下会发生一些纠纷,那么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如何提起诉讼呢?当你决定起诉时,起诉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的基本条件包括四个:(1)原告是
2021-11-24 15,340 -
民间借贷怎么起诉?
关于个人如何起诉,需要具体分析,例如,个人债务纠纷如何起诉: (一)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
2022-04-17 15,340 -
民间借贷怎么起诉
1、第一,准备好起诉的书面证据材料;第二,书写起诉状、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第三,由原告在起诉文书中签字,并去管辖法院立案,缴纳诉讼费;第四,等待开庭。 2、只要有对方亲笔签字,欠条有效。 3、民间借贷
2022-03-27 15,340
-
01:08
民间借贷怎样起诉
民间借贷起诉流程如下: 1、收集整理证据。作为债主,应该在发起诉讼之前固定好证据,否则难以获得支持; 2、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一般都是在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3、准备起诉状以及证据材料。带好材料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4、法官在接受材料后会
517 2022.05.13 -
00:50
民间借贷起诉手续怎么办理
民间借贷的起诉手续:1、要有借款合同或者借据、收据、欠条,用来证明双方确实存在借贷关系的纠纷,法院才会立案。立案时缺的材料人民法院会一次性告知;2、借据、收据、欠条上要有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这样法院才能送到到
1,094 2022.04.15 -
01:24
民间借款怎么起诉
发生民间借款纠纷的时候,如果债务人拒绝履行债务,这时候债权人当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债权人在提起诉讼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确定管辖法院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能够受理民间借贷合同的一审法院,应当是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或者是合
2,1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