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如何应对拒绝赔偿的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若对方全然承担事故责任却故意逃避赔偿义务,受害方应立即采取行动寻求处理。受害方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警,要求处理。交管部门将尽快介入,形成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判断事故责任的关键依据,并为后续相关事务提供法律支持。 为了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受害方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民事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各方可以探讨并协商解决赔偿问题,避免采取繁琐且耗时的法律诉讼流程。如果调解结果达成一致意见,各方需要签署调解协议并严格履行协议中的规定。 另外,受害方还有权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一个由民间自发组建的组织,具备调解民间纠纷的专业能力。受害方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交申请,由该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各方进行调解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诉讼拒绝辩护的情况:第一种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第二种是,辩护律师拒绝辩护。辩护权在刑事诉讼中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权利,但是法律也规定了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托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
律师在什么情况会拒绝辩护
1、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但是,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这项规定体现了律师的独立性,也是对律师执业活动的有力保障。因
2024.06.22 25 -
-
未成年人把人打伤了监护人拒绝赔偿怎么办
未成年人把人打伤了,监护人拒绝赔偿的处理方法是未成年人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2024.05.09 24
-
如何应对被执行人拒绝履行判决的情况?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也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
2024-12-03 15,340 -
拒绝加班情况如何婉转的拒绝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老板要求加班如果拒绝加班是合法的
2023-07-16 15,340 -
1000元商家拒绝赔偿,该如何应对?
如果您是一名消费者,当您遇到商家不愿意支付1000元的赔偿款时,您可以采取以下六个步骤来捍卫您的合法权益:首先,与经营者进行协商以解决纠纷。您可以主动与商家沟通,清晰地陈述您的需求和道理,努力实现双方
2024-12-07 15,340 -
针对辞职单位拒绝离职的情况,应该如何维权?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告知单位。用人单位在收到员工辞职申请后,需确保员工工资结清,并在三十日内办理相关离职手续。若用人单位拒绝员工辞职申请,员工可尝试申请劳动仲
2024-12-17 15,340
-
00:53
出车祸拒绝赔偿该如何办车祸肇事者责任的认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车祸事故发生后,肇事者不赔偿的情况,受害方可以向交警部门请求帮助,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并要求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调解时应当注意: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进行调解;双方协调完成签订调解协议后,肇事方不遵照执
933 2022.04.17 -
00:59
人道主义赔偿能拒绝吗人道主义赔偿不能拒绝。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仁;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
14,320 2022.04.17 -
00:52
纳税人无权了解监督税款的使用情况对不对纳税人无权了解监督税款的使用情况不对。公民可以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申请信息公开。也就是说,申请的对象限于政府部门,而不包括人大、政协、司法机关、党委、纪委等非政府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税务人员经税务机关批准
8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