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犯犯罪数罪取保候审应该怎样进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嫌诈骗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取保候审后,还要两罪并罚,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传授犯罪方法罪,指用各种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 《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侵犯财产罪是一大类,由许多指控组成。不同的犯罪处罚标准不同。侵犯财产罪的情节不严重的,可以取保候审。依照其数额多少及情节是否严重分级,按相关规定处理。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入户抢劫;抢劫公共交通工具;抢劫金融机构;数额巨大的;重伤死亡;冒充军警;持枪;抢劫军用物资。
-
犯盗窃罪怎样取保候审
关于盗窃如何取保候审,如果犯罪情节轻微,可以取保候审,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应当书面申请取保候审。随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收到取保候审申请后7天内作出答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
2022.04.15 169 -
犯抢劫罪怎样取保候审
犯抢劫罪取保候审的办法是以书面形式申请取保候审。关于抢劫罪如何取保候审,如果犯罪情节轻微,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险,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将以书面形式申请取保候审。然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收到取保候审
2022.04.15 405 -
犯诈骗罪怎样取保候审
犯诈骗罪取保候审的办法是以书面形式申请取保候审。处罚标准: 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
2022.04.15 219
-
一人犯数罪取保候审应该怎样进行
涉嫌诈骗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取保候审后,还要两罪并罚,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
2023-06-01 15,340 -
一人犯数罪取保候审应该怎样进行有哪些相关
涉嫌诈骗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取保候审后,还要两罪并罚,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
2023-05-31 15,340 -
一人犯数罪取保候审是怎样的
涉嫌诈骗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取保候审后,还要两罪并罚,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
2022-07-03 15,340 -
一人犯数罪取保候审应该怎样进行,有哪些相关的办理手续
涉嫌诈骗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取保候审后,还要两罪并罚,追究刑事责任。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
2022-08-08 15,340
-
01:06
取保候审又犯罪怎么办
取保候审又犯罪,执行机关一般会暂扣其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没收保证金系刑事司法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但当事人如不服复核决定,可以依法向
1,908 2022.04.17 -
01:15
累犯能否取保候审
累犯不能取保候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办理程序如下: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687 2022.07.06 -
01:11
怎样取消取保候审
取消取保候审的流程: 1、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委托人在取保候期限届满之时,公安机关相关人员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被取保候审人也可以向公安机关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申请; 2、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审核解除取保候审的
8,48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