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传对象及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中还有一个限制条件,即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二)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之后才能适用假释,因为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的刑罚执行,才能确切地掌握犯罪分子是否有悔改表现,是否会再危害社会。 (三)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刑法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申请司法救助的条件简单说就是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或近亲属。《意见》具体规定了下列人员:受到犯罪侵害导致死亡、重伤、严重残疾、急需医疗救治、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刑事被害人;受到打击报复的举报人、证人、鉴定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人员;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员。《意见》同时明确,对案件发生有重大过错的、拒绝配合查明犯罪事实的、生活困难非案件原因导致的等6种情形,一般不予救助。“值得重视的是,在确定应否对被害人救助时,《意见》规定既要考虑刑事被害人的生活及医疗等急迫需求,也要考虑有效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需要,促使对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缓刑适用条件及对象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适用缓刑的对象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以及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前者是可以宣告缓刑,后者是应当宣告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存在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
2022.04.12 1,716 -
公租房申请对象及条件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各种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居住的保障性住房,是一个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租房的申请条件: (1)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或持有《市居住证》和连续缴纳社会
2020.04.03 138 -
社会低保的条件及对象
社会低保的条件: 一、有本地农业城镇居民的有效户口本,而且必须是原件; 二、本人的居住地要是在农村,而且家庭在乡村里是有合法土地的; 三、每年的收入一定要在该居住农村的困难户评定收入线之下。 社会低保的对象: 一、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没有经济上
2020.11.10 186
-
刑事拘留对象及条件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
2022-04-06 15,340 -
拘传的适用对象和条件
据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制定地点接受询问的一种方法。 在实践中通常适用:未被羁押、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不到制定地点接受询问的犯罪嫌疑人、被
2022-08-14 15,340 -
拘传的对象:
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最高人民法院说明的规定,拘留的适用对象有2种:1、合法呼叫没有正当理由不能发生事件2、根据事件情况需要直接拘留。我国《刑事诉
2021-10-21 15,340 -
拘传的适用对象主体及程序
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拘传的适用对象主体与程序规定如下:公务员考试笔试和面试都不会涉及考生的背景问题,但到了政审的那一步,如果有过刑事记录的,那就通不过,不能被录用的,具体规定可以参照公务员政审的要求
2022-08-20 15,340
-
01:36
传唤与拘传的区别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传唤和拘传主要有下面几点区别: 第一,在适用对象上,传唤不仅适用于被追诉人,还适用于证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但是拘传只适用于刑事被追诉人; 第二、在形式上,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但是拘传属于强制措施的一种,具有强
5,356 2022.04.17 -
01:14
刑事拘留的条件刑事拘留一般是因为公安、检察院针对其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一种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部门可采取先
3,674 2022.04.15 -
01:29
失业金领取条件及标准失业金领取条件及标准: 1、劳动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缴纳失业保险,其所在公司及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保险义务满1年时间及其以上的。 2、劳动者并非本人的意愿中断就业的,具体包括以下: 用人单位主动提出与劳动者不在续签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被用人
82,403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