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金额如何认定,什么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有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入的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隐瞒三次以上,价值达到5万元以上;隐瞒、隐瞒的犯罪所得是电力设备、救灾、应急救援等特定款物,价值5万元以上的,可视为隐瞒所得罪中情节严重的量刑金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数额如果到达十万元以上;掩饰、隐瞒三次以上且价值达到五万元以上的;或者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价值五万元以上的,可认定为该罪中的情节严重。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价值的认定方式:有市场价格的按照价格确定,没有价格的按照同行类产品价格认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如何认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3、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存在对犯罪所得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的行为。
2020.06.25 209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2020.07.02 236 -
如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通过以下要件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1、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2、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09.18 200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如何认定
数额认定: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
2022-05-23 15,340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如何认定
根据刑法312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022-03-19 15,340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如何认定
参考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
2022-03-19 15,340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额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3000元以上不满6000元的,为罚金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5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2022-02-01 15,340
-
01:15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要件如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刑法理论上一般将本罪简称为赃物犯罪。在具体案件中,会根据具体犯罪行为及其指向的对象,确定适用的罪名。其中:1、犯罪所得,是指通过犯罪直接得到的赃款、赃物,不
1,420 2022.04.17 -
00:57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数额标准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道是犯罪所得,或者犯罪所得所的收益,仍然帮助他窝藏、转移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这项收益的行为。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财物价值达到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行为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
17,180 2022.04.15 -
01:05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该如何办理取保
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犯罪分子,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可以适用取保候审,具体的办理程序如下: 1、需要由本人或者家属,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办案机关在收到取保候审申请书后,应在三天内作出决定
2,84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