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离婚是共同债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因婚姻共同生活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抚养义务所负的债务,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医等活动以及履行法定义务和共同生产、经营中所负的债务。 一是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应认定为共同债务; 二是夫妻是否分享了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尽管夫妻事先或事后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但该债务发生后,夫妻双方共同分享了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则同样应视为共同债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如下:夫妻双方共同签名的;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的;一方以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负,但是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
-
什么情况共同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因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 2、因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 3、夫妻一方或双方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 4、因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 5、因赡养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 6、其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
2021.03.17 153 -
什么情况下婚前债务可转化为共同债务
以下情况下婚前债务能转化为共同债务: 1、一方婚前按揭贷款买房,婚后夫妻双方使用的; 2、一方婚前举债购置大量结婚用品,婚后为夫妻双方共同生活所需的; 3、一方婚前借款装修房屋,该房屋供夫妻双方婚后共同居住或共同使用的。
2021.02.10 103 -
什么情况下婚前债务能转化为共同债务
下列婚前债务会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 1、一方婚前按揭贷款买房,婚后夫妻双方使用的; 2、一方婚前举债购置大量结婚用品,婚后为夫妻双方共同生活所需的; 3、一方婚前借款装修房屋,该房屋供夫妻双方婚后共同居住或共同使用的。
2021.04.19 120
-
离婚后什么情况下哪些情况算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下列债务不能视为夫妻共同债务,一方应以个人财产清偿:(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
2021-11-19 15,340 -
离婚什么情况下不承担共同债务?
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归夫妻共同所有和负担,一般是一人一半,本着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方起诉要求另一份
2022-07-23 15,340 -
夫妻什么情况下离婚不用承担债务债务是指共同债务
夫妻双方中其中一方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巨额欠债并参与赌博、吸毒或高利贷等犯法犯罪活动在第三方要求还钱时,法院不支持双方承担债务,离婚协议即使约定共同还债也是以欺瞒手段在对方非自愿情况下签订的,无效
2022-07-10 15,340 -
什么情况下是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具体包括: (一)婚前一方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为购置这些财产所负的债务; (二)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从事生产
2022-04-14 15,340
-
01:12
什么情况下离婚债务可以一方负责
离婚时,夫妻不仅需要分割共同财产,而且需要分配夫妻共同债务。而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就需要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就算婚姻关系已经结束,负债的双方仍然要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因此,必须区分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规
1,420 2022.04.17 -
01:22
离婚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时,夫妻双方需要对债务问题进行处理。对于夫妻的共同债务,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程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第二个方面是无论是在双方婚姻
890 2022.04.15 -
01:01
什么是婚后共同债务
所谓的婚后共同债务是指: 1、夫妻中的一方在婚姻关系的存续期间以个人的名义所承担的债务,如果可以证明该债务确实是用以夫妻日常家庭生活所需要的,除此之外,如果夫妻中的某一方的以个人名义所承担的债务已经超过了家庭日常生活的范畴,就不属于夫妻共同
1,3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