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不让走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向劳动监督旅投诉。劳动者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辞职,劳动者无义务向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劳动者应当到邮局使用EMS快递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收件人注明用人单位名称,收件人是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没有人事部门的法定代表人名称。发送单上的项目栏注明为终止劳动关系通知。30天后,用人单位可以办理辞职手续,一次性结算工资,否则可以向劳动监督旅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终止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能马上走。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期满后才可以离职,否则应当支付给公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赔偿。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没签劳动合同辞职流程为: 1、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离职; 2、劳动者按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3、用人单位出具离职的证明。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能马上就走吗
不能马上走。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期满后才可以离职,否则应当支付给公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赔偿。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2020.11.27 179 -
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辞职走人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两种情况:在一个月之内想要直接走因为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如果你在一月内想要辞职,是需要提前告知用人单位,因为此时用人单位并没有违法行为超过一个月的话,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
2020.11.26 607 -
-
辞职不让走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1.劳动者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 2.一般情况下,不签劳动合同的,应以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录音等
2022-05-16 15,340 -
未签订劳动合同离职不让走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员工要离职需要提前30天向公司提出书面申请。
2022-05-23 15,340 -
未签订劳动合同,辞工不让走,要怎样办?
超出一个月还无签合同的,书面提议去职后能够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你薪水、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赔偿金、两倍薪水。提交书面辞工信批不允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人签收,做为依法提议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辞工信给主
2022-07-23 15,340 -
辞职不让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能离吗
1.劳动者可以先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 2.一般情况下,不签劳动合同的,应以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录音等
2022-05-31 15,340
-
01:12
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公司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而针对公司的不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 1、劳动者
1,002 2022.06.15 -
00:51
劳动法未签订合同赔偿条例未签订合同赔偿条例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要求单位和员工必须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书面劳动合同,会出现下面一系列的后果:如果是因为单位的原因不签,那么给单位一个缓冲期,一个月内单位不签的话,对
2,760 2022.04.12 -
01:03
工厂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工厂未签订劳动合同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上要承担双倍工资,
3,22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