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果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有
1、自查、控制传播途径避免损失进步扩 2、视事态严重性决定否向政府机关报告 3、危机公关向受害群体致歉并妥善治疗承诺改善并付诸实施且示于众 4、实施纠预防措施避免复发。
2020.09.24 562 -
交通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1、停车确认受害者的状况。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应立即停车,并下车返回肇事地点,确认受害者和被撞车辆的状况。决不应自认受害者伤情轻微,能够自理,就不停车检查,一走了之。 2、救护受害者。当事故引起伤、亡时,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即使是自认无责任的
2020.10.28 712 -
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应采取的措施如下: 1、停车确认受害者的状况。 2、救护受害者。 3、保护发生事故的现场。 4、迅速报告交警部门或值勤警察。 5、收集必要的证据。 6、通知保险公司。
2020.01.04 303
-
发生工伤事故后,安全生产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021-11-19 15,340 -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级)、重
2022-08-19 15,340 -
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不得任意损害赔偿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有关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法定
2022-03-07 15,340 -
发生工伤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将工伤职工送医疗机构治疗;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鉴定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伤职工应当在治疗申请相对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携带工伤鉴定决定等材料向
2021-12-25 15,340
-
01:51
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划分标准事故责任分析的依据是: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5,222 2022.04.15 -
01:02
承包人申请优先受偿权后需采取保全措施吗承包人申请优先受偿权后可以申请保全措施,保全措施不是必经的程序。财产保全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强制措施,防止当事人将财产转移或发生所有权变更,保全措施的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执行落空,申请执行后却没财产可供执行。保全措施可
1,2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