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如何审查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集体合同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后生效的。问题是集体合同的草案是首席谈判代表签定的; 2、草案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的,然后由工会或职工代表签定的,现在集体合同又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后生效或者提出《审查意见书》,是不是违背了职工和企业已达成的意愿。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下列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 (一)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二)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三)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抵触。”可以看出,前两条是程序性的审查,它的目的在于从程序上保障签定合同的公平,后一条是对集体合同内容的合法性的审查,法律规定的是最低的保障,那么集体合同就不得低于此水平或与法律相抵触。所以,审查的目的是应该为处于弱势劳动者的利益的。但是,如果审查部门因为某种利益使得集体合同的生效迟延或合理的内容遭到拒绝,那又有谁来保护弱者?我认为可以建立同级工会的质询和对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举报监督程序,以促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合法合理地履行职责,甚至有必要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4、有些单位可能劳动者新入职之后签订就是集体合同,这个集体合同的内容往往就是单位工会或者员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协商之后确定的内容,也就是说这样的集体合同,其实只能代表普遍的情况。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有其他格外的约定,很显然集体合同中的内容就会出现不满足的情况。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如何审查合同主体
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就是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也就是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主体性质不同,审查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1、对法人的资格审查。 对法人资格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是否依法成立
2021.03.17 130 -
企业集体合同如何报审
企业报审签订的集体合同应提交工会讨论通过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报审集体合同应提供用人单位、工会依法成立的证明材料,开展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说明,双方首席协商代表签字确认的集体协商记录,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通过集体合同的决议,集体合同文本
2020.12.24 136 -
合同主体资格如何审查
合同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企业和其他组织。主体为自然人时,应当审查对方的身份证件,以确定是否为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行业也应当审查就业证书。主体为企业法人等组织时,应当审查对方年检的营业执照、特殊行业的资格证书,如药品企业的药品营业执照
2022.04.15 393
-
企业如何审查集体合同
企业应当自集体合同订立之日起十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对集体合同双方主体及其代表资格、协商程序和合同内容等进
2022-03-16 15,340 -
劳动部门如何审查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用人单位一方将文本一式三份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报送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 劳动
2022-06-11 15,340 -
企业如何审查工资集体合同
企业方应当在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后七日内将工资集体合同文本及下列材料按照规定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一)工资集体合同送审表;(二)协商双方代表名单;(三)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合同覆盖
2022-03-23 15,340 -
集体合同草案如何审理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
2022-03-16 15,340
-
00:56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集体合同是企业与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劳动者为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书面协议。首先,在合
2,997 2022.04.17 -
01:18
如何审理买卖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开庭审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诉讼主体核实及权利告知,核对当事人的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第二,法庭调查。双方当事人就其主张的事实向法庭和对方当事人举证,由对方当事人就举证,就由对方当事人就
1,295 2022.04.15 -
01:05
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如何补偿集体土地上企业拆迁补偿大致分为六种。第一,替代土地的租金价差损失补偿费用,拆迁之后重新租赁同样的场地,必然产生租金的差价。第二,经营损失/停业停产损失。根据企业经营范围和营业创收,拆迁导致企业停产停业的时间会有所不同,造成的损失也不同。第三
2,01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