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怎么要求解除合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除合同申请书 根据实际情况,在平等协商,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本于诚信,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同意解除2007年7月16日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及其它相关协议。自协议解除之日起,甲乙双方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消灭。甲乙双方相互不再以任何形式追求对方的违约责任。 二:甲乙双方同意对于合同订立、执行过程中各自的任何形式的损失自行负责担。 三:鉴于合同未能履行是由于客观经济形势变迁造成的,甲方同意于本协议签订之日一次性退还乙方已经交纳的甲方施工管理费 16、5万元待该工程施工完成计量结算后(2007年12月6日前)甲方退还乙方已交纳甲方10万元履约保证金。 四、甲乙双方都保留通过诉讼解决本合同争议的权利,在本协议生效后,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有权寻求通过诉讼解决争议。在诉讼过程中,本协议将不利于违约方的解释。 五、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乙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要求不利自己的,如果属于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就无效,当事人无需再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签订后如果双方均未履行,可以协商解除该合同。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的是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也可以按照当事人的合同中约定的处理方式处理。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合同解除的要求
解除合同的前提条件包括: 1、双方对合同的解除协商一致; 2、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由一方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 3、发生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法定解除的事由,由一方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
2021.03.25 136 -
合同要求解除吗
解除一般合同通知包括但不限定于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解除劳动合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任何一方都可以
2022.05.25 81 -
《合同》解除后,房东有权要求解除合同么
在以下情况下,房东有权单方解除合同:承租人违反约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赁房屋的性质而对租赁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承租人迟延支付租金,经出租人催告,仍不于催告期限内支付租金的;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房屋转租于第三人的;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
2021.02.18 140
-
协商解除合同要求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
2022-09-08 15,340 -
怎么要求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24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都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6条:有下列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二
2023-06-10 15,340 -
协商解除合同有什么要求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只有一个条件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即只要双方协商一致。由于签订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平等自愿,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解除劳动合同,从而
2021-11-18 15,340 -
商家要怎样申请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申请书 根据实际情况,在平等协商,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本于诚信,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同意解除2007年7月16日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及其它相关协议。自协议解除之日起,甲乙双方彼
2023-07-02 15,340
-
01:17
对方违约了怎么要求解除合同
对方违约了,不一定能够解除合同。具体来说,我国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应当通过以下的途径来解除合同:1、与对方进行协商,双方协议解除合同;2、根据合同的约定,单方面行使约定的解除权利;3、根据法律的规定,单方面行使法定的解除权利。而这里所说的单方
1,101 2022.05.11 -
01:15
劳务合同解除可以要求赔偿吗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1,074 2022.04.17 -
00:58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抽逃出资逃避债务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具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中止履行后
1,48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