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可不可以收回房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人在房屋租赁合同解除或终止后,要求承租人腾房,但若承租人拒绝腾房,出租人行使腾房权利还是应当慎重,如有不慎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2、建议出租人收回房屋时通过以下方式行使权利: (1)首先,出租人要有合同解除权,且解除合同通知已送达承租人或者租赁合同期满终止,出租人通知承租人不再续租; (2)其次,合同解除或期满终止后,出租人要求腾房时,最好能经过承租人的同意且在承租人在场的情况收回房屋。如承租人拒绝,最好采取全程公证退场的方式,或者采用全程录像方式,并请物业、居委会相关人员见证,还需要妥善保管房屋内的物品。 (3)最后,合理合法的方式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承租人腾房并支付房屋占用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是在租赁期限届满而强行收回房屋是可以的。因为租赁期限届满,合同就自动终止,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返还的租赁物应当符合按照约定或者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后的状态。如果租赁期限未到要求强行收回房屋是违约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可以收回房子。即使大房东和二房东由于违约而解约了,二房东和租户的租赁合同并不会因此受到消极影响而解除。如果二房东和租户的租赁合同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是在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该租赁合同就依然具有法律效力。租户的租房仍然可以继续居住。
-
出租人可不可以提前收回房屋
租赁期内,承租人未违约,出租人不得提前受贿。如不定期租赁,双方可随时解除租赁合同,但出租人也应提前通知承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本法的规定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
2022.04.14 561 -
房东违约收回房屋
房屋租赁合同未到期,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承租人有以下权利:可以不同意解除合同,要求继续履行。不要求继续履行的,可以要求退还剩余租赁期间的费用。 根据法律规定,房东违约的,租房人可以要求房东根据租房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因房东违约造成租房人损
2021.04.10 128 -
房主可以强行收回房屋吗
人在房屋租赁合同解除或终止后,要求承租人腾房,但若承租人拒绝腾房,出租人行使腾房权利还是应当慎重,如有不慎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建议出租人收回房屋时通过以下方式行使权利: 首先,出租人要有合同解除权,且解除合同通知已送达承租人或者租赁合同期满
2021.01.28 184
-
房东可不可以强行收回房屋
人在房屋租赁合同解除或终止后,要求承租人腾房,但若承租人拒绝腾房,出租人行使腾房权利还是应当慎重,如有不慎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建议出租人收回房屋时通过以下方式行使权利: 首先,出租人要有合同解除权,且
2022-06-07 15,340 -
房东不和解除合同房东可以收回房屋吗
法定可解除合同的情形: 1、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的; 2、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的; 4、拖欠租金累计六个月以上的; 5、公用住宅用房无正当理由闲置六个月以上的。
2022-06-10 15,340 -
房主可不可以强行收回房屋
人在房屋租赁合同解除或终止后,要求承租人腾房,但若承租人拒绝腾房,出租人行使腾房权利还是应当慎重,如有不慎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建议出租人收回房屋时通过以下方式行使权利: 首先,出租人要有合同解除权,且
2022-05-12 15,340 -
房主可不可以强行收回房屋?
1、人在房屋租赁合同解除或终止后,要求承租人腾房,但若承租人拒绝腾房,出租人行使腾房权利还是应当慎重,如有不慎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2、建议出租人收回房屋时通过以下方式行使权利: (1)首先,出租人要有
2022-11-03 15,340
-
01:36
哪些情形房东可解除合同收回房屋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以下情况房东可以解除合同收回房屋:1、承租人没有正当使用租赁房屋。承租人有义务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根据租赁房屋的性质正当使用租赁房屋,如果承租人不按合同约定的用途或者方法使用租赁房屋,导致租赁房屋收到损坏,房东有权解除
784 2021.04.25 -
00:57
赠予的房产可以收回吗
赠予的房产可以收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当受赠人有以下情形时,赠予人可以撤销赠予: 1、严重侵害赠予人或者赠予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2、对赠予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予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予人自知道或者应
585 2022.06.01 -
01:24
房产赠与后可以收回吗
房产的赠与,需要履行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就是双方当事人签订赠与合同,第二个过程就是双方当事人正式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因此,如果双方只是处在第一个过程之中,这时候根据合同法规定,赠与人可以在正式办理转移登记之前撤销赠与。这是法律赋予赠与人的任意
1,77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