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诉讼时效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于债权请求权以及继承权请求权等,由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属于债权请求权的一种,因此,不当得利也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3年。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总则》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3年。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
2021.04.07 347 -
-
请问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三年。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3.05 153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问题
不当得利有诉讼时效规定。 不当得利在双方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当得利之债,也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
2023-10-01 15,340 -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不当得利诉讼时效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和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2021-11-20 15,340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两年,从当事人知道不当得利事实以及知道对方当事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例如:某人遭受不当得利损害的,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自己受到损害,而且知道不当得利受益人的时候开
2022-03-11 15,340 -
不当得利款诉讼时效
根据民诉法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不当得利款诉讼时效是2年。
2022-08-02 15,340
-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77 2022.12.11 -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70 2022.04.17 -
00:53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专利侵权是知识产权纠纷之中常见的情况,其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具体而言,其起算点如下: 1、如果是发明专利的权利人在请求侵权人,支付公布发明专利申请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
18,340 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