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以后什么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十八岁以后以下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1、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失去了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 2、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的。 二、附
《婚姻法》第37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下列情况可以终止给付抚养费: 1、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的。 2、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被劳动教养,失去了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 3、直接抚养子女方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或全部。
十八岁以后以下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1、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被劳动教养,失去了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 2、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的。
-
十八岁以后以哪些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在我国子女十八岁以后以下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1、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被劳动教养,失去了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 2、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
2020.06.02 100 -
十八岁可否中止给付抚养费
下列情况可以终止给付抚养费:1.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的。2.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被劳动教养,失去了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3.
2021.02.16 121 -
抚养费十八岁以后还给么
抚养费十八岁以后一般不给。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2021.01.24 221
-
十八岁有哪些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18岁以下情形可以中止支付抚养费: 1、付款人因违法犯罪被监禁或劳动教养,失去经济能力,无法付款的; 2、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经济来源,付款人确实无法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金额支付,而直接抚
2021-11-06 15,340 -
哪些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父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情况确定减少或者中止其给付: (一)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
2021-10-01 15,340 -
抚养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给付?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父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情况确定减少或者中止其给付: (一)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
2022-07-20 15,340 -
中止给付抚养费的情形
1、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的。 2、直接抚养子女方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或全
2021-09-30 15,340
-
00:37
满十八周岁还需不需要给孩子抚养费
满十八周岁还需不需要给孩子抚养费的规定如下:子女已经年满18岁的,一般是不需要在支付抚养费的。但是,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一)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
2,481 2022.05.11 -
00:55
2岁的孩子到十八岁抚养费多少钱
二岁的孩子到十八岁抚养费标准的规定如下: 1、离婚后父母双方都有平等的负担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义务。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综合考虑。 2、具体来说,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
1,089 2022.04.17 -
00:46
不给抚养费可以终止探视权吗
不给抚养费不可以终止探视权。对于抚养费负担,一方不承担履行的义务,可以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申请先予执行。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
1,53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