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税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抗税罪与欠税罪的区别,又称欠税,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因客观原因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欠税和抗税罪主观上是故意的,行为是公开的。就像抗税罪缴税一样,欠税人知道自己没有缴税,没有欺骗或隐瞒,税务机关也知道自己没有缴税。两者的区别在于:1。抗税罪有逃避纳税而非法获利的目的。欠税一般没有逃避纳税的目的,但大多是因故不缴纳或故意暂时拖欠。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式拒绝纳税的行为,而欠税则不采用暴力威胁方式,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二条 《欠税公告办法》第三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由于采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应纳税款,必然同时侵犯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其犯罪对象,包括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及依法征税的税务人员。这里的税款是除关税以外的国内税收。这是的税务人员也限于依法征收国内税的工作人员。这是抗税罪区别于走私罪、妨害公务罪和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志。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出于直接故意,表现为明知负有纳税义务而故意抗拒缴纳税款,并且通过使用暴力、威胁方法而公开拒不缴纳税款、非法获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主观故意和非法获利的目的,则不构成抗税罪。
-
抗诉的概念是什么?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抗诉分为依上诉程序和依审判监督程序两种提出方式。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同级人民检察院可在抗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最高人民检察
2021-09-30 15,340 -
犯罪中止概念是什么,犯罪中止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特征: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过程中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2、必须是主动放弃犯罪
2021-08-02 15,340 -
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
2022-01-10 15,340 -
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概念是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具体来
2022-07-08 15,340
-
00:56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是:故意杀人一般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生命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 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379 2022.04.17 -
01:00
格式合同的概念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格式合同的要约向公众发出、并且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期订立该合同的全部条款;制式合同的条款是单方事先制定的;格式合同条款的定型化导致了对方当事人不能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
1,903 2022.04.15 -
01:17
逃税罪与抗税罪的区别逃税罪和抗税罪有下面几点区别: 首先,主体上不同,抗税罪只能由个人和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而逃税罪的主体既包括单位和个人,也包括了单位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其次,逃税罪和抗税罪在客观表现上也不同,逃税罪表现为用伪造、变造、藏匿、擅
34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