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财产的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应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法律规定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律规定夫妻法定财产有: 1、夫妻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报酬,此外,用劳动报酬购置的财产,也属于共同财产范围。 2、夫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 3、夫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得的收益。 4、夫妻一方或双方因继承或受赠所得的财产。
夫妻财产的法律规定如下: 一、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麦共同财产: 二、下列财产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三、夫妻可以实现约定财产制,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第三人如果知道夫妻财产约定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
法律上对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下列财产是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2、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3、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4、一方的婚前财产; 5、其他属于一方的财产。
2021.03.03 130 -
夫妻财产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规范夫妻财产权的法律基本原则:遵循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公平原则,尊重当事人意愿,财产约定先于法定的原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直接关系到离婚双方的切身利益,是离婚之诉中的重点问题之一。
2022.06.02 99 -
法律规定夫妻个人财产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并结合审判实践,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一方在结婚之前取得的财产。 2、一方因为身体受到了伤害从而获得的补偿,包括医疗费等。 3、明确赠与给夫妻一方或者遗嘱中明确说明只由一方继承的财产。 4、一
2021.03.28 102
-
夫妻财产,法律规定有哪些
夫妻财产的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应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财产为
2022-06-03 15,340 -
夫妻财产有哪些法律规定?
1、夫妻财产的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应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规定的
2022-11-05 15,340 -
法律上的夫妻财产制都有哪些规定
法定共同夫妻财产制是1、夫妻共同共有始于婚姻成立之时。婚姻的合法缔结是夫妻共同财产制开始的标志。 2、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限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全部财产和收入,但特有财产和约定财产除外。婚姻关系存续
2022-08-03 15,340 -
夫妻财产约定法律规定有哪些
夫妻财产的法律规定如下: 一、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
2022-10-11 15,340
-
02:30
夫妻共同债务法律上规定的有哪些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是为了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叫共同债务。这里边可以细分成两类,一个是满足生活需要的,一类是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生活需要的,比如说我们婚内要买套房还差20万,这个向第三方借款 这个债务就叫夫妻共同
1,443 2022.04.15 -
01:35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债权转让一般指的是涉及的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债权转让一般可以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 如果是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可以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中的新的债权人,因此原合同中的债权
1,332 2022.04.17 -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48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