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拖欠土建工程施工款1个月违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拖欠工程款一般违法行为,不归属刑法,最终会在民事案件的范围内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二)应该如何做: 1、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应诉。首先,应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及副本。如需要提出反诉的,可在答辩状中写明。其次,应做好出庭参加诉讼的各种准备,并依照人民法院的传唤,按时参加庭审。最关键的是按期提交证据。对于工程价款金额、工程质量、工期可能涉及索赔的方面做好诉前工作,在诉讼中多和法官沟通,如果有调解的空间,也可以努力达成调解,在工程欠款案件中有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因为无法达成结算,这种情况下,对于确定工程价款金额是诉争的焦点,很多时候都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造价评估,在评估程序中与评估机构的沟通及评估预审意见出来后进行复核是诉讼中最核心的工作,需要诉讼各方认真对待,及时反馈。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建筑施工企业预防工程款拖欠可以使用连带责任制度对工程款的按时支付给予特殊保护;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拖欠工程款发过书面催告后承包人有权顺延工期;可以约定对拖欠的工程款计息。
-
施工企业工程拖欠款
1、与欠款人进行协商在工程欠款中,欠款人一般都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无论是发包人欠款,还是转包人、违法分包人欠款,他们都有各种理由不支付工程欠款,如工程质量有问题、工程延期、发包人未支付工程款、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携款潜逃、发包人拒不结算、拒不
2021.03.15 142 -
施工单位垫付工程款合法吗?
工程款垫资约定是不合法的,任何建设单位都不可以要求施工企业带资承包作为招标投标条件,更不得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将此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对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应由建设单位自行筹集解决,不得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
2020.12.26 411 -
施工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
施工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与施工单位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其他。
2020.03.31 186
-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拖欠工资
工人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必要时还可以申请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
2023-06-26 15,340 -
工程款拖欠怎么办,施工单位拖欠工程款怎么办,施工单位拖欠工程款怎么办
一、工程款拖欠怎么办(一)工程款被拖欠解决方法一:行政措施1、资金审查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建设单位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投资能力的审查,严格执行先落实资金,后上项目的原则,严格审查上报项目的资金落
2022-03-25 15,340 -
施工单位拖欠工程款5个月后如何起诉
1、搜集跟涉案工程有关的全部证据材料,鉴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周期长、投资大,大多数为隐蔽工程及专业性强等原因,所以我们在诉讼前必须花最大的精力收集、整理、分析证据资料,站在被告的、法官的角度多层次、多方
2023-08-04 15,340 -
施工单位拖欠工程款6个月后果是什么
工程款拖欠会带来较多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在: 1、一是农民工的工资拖欠,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政府前几年在春节前都要帮农民工讨工钱,表面看是施工方拖欠,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业主方拖欠工程款。业主拖欠施工
2023-08-04 15,340
-
00:57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有什么区别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区别如下: 建设单位就是出钱并监督施工的业主;施工单位是承揽项目,负责施工的。前者相当于地主,后者相当于长工。 建设单位是指建筑工程的投资方,对该工程拥有产权。建设单位也可以叫做业主单位或项目业主,指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者,
2,430 2022.04.17 -
00:53
政府单位拖欠工程款怎么办政府单位拖欠工程款,被拖欠方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在诉讼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立案的时候需要准备民事起诉状,证据,主体身份信息材料; 2、原告应当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后7日内交纳案件的受理费; 3、要特别注意在诉讼时效之内提起诉讼,或
1,020 2022.05.18 -
00:54
公司拖欠1个月工资怎么办公司拖欠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申请人应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劳动合同书等有关材料,并预交仲裁处理费。 2、申请人收到受理通知书后,应向仲裁机构提供联系地址及电话,等待处理结果。 3、申请人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后,若不服的,可
1,30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