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
判死缓限制减刑的依据是什么
判死缓限制减刑的依据,是《刑法》第五十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2020.07.31 83 -
判死缓限制减刑的依据是什么
限制减刑的依据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管,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核实属
2022.04.14 231 -
缓刑的判刑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判缓刑的规定是: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具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法院可以对其判处缓刑。
2020.09.25 121
-
公务员判缓刑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一律给予开除处分。此处的刑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主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第三十四条
2022-08-02 15,340 -
酒驾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1)如果是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20mg低于80mg的话就是属于酒驾的情况。 (2)如果是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80mg的话就是属于醉驾。
2022-07-17 15,340 -
醉驾可判缓刑的吗?判刑的依据是什么的?
酒精含量与行为意识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对于“醉酒”程度的认定并不以行为人的意识状态为依据,而是根据醉驾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进行确定是否属于“醉酒驾驶”。通过科学数据显示,因酒后驾驶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是
2022-07-11 15,340 -
判缓刑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
2021-01-12 15,340
-
00:57
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判缓刑的条件如下:第一,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犯罪情节轻微。第三,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现。第四,犯罪分子没有再犯危险性,而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但是,对于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
4,715 2022.04.17 -
00:59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是什么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包括:1、证据确凿,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具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即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文款项;3、符合法定程序,有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严格
2,169 2022.04.15 -
01:35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可以根据以下的法律法规进行伤残鉴定: 1、可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相关规定,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针对受害人的受伤情况鉴定具体的伤残等级,以便确定赔偿金额。 2、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受害人要对自己的受伤
73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