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哪些人才落户政策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学历落户 根据学历以及取得学历的时间差异,学历落户分为几种情况: 大专学历 普通全日制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在毕业次年的12月31日前,可在工作单位所在区域申请落户。非应届大专学历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可学历落户到成都近郊区。近郊区包含:新津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 本科及以上学历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可学历落户到成都任意区域。另外,博士后落户成都是没有年龄限制。 二、技能落户 来蓉技能人才是指户籍在成都行政区域外,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在成都某法人单位从事与技能工种相匹配工作的人员。这里提到的国家级资格证书特指技能证书,不包含专业证书。比如:焊工、电工、美容师、茶艺师等。落户条件: 在现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2年。(以查核成都市社保为准,或者,提供四川省近2年社保清单,且须加盖省社保经办机构鲜章) 未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非成都市行政区域户口。 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现所在单位推荐。(如单位用工是由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派遣,须由用工单位与派遣公司共同推荐) 三、专业技术人才落户 简单来说,就是职称落户。需满足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连续缴纳社保1年以上,经单位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证后申请入户。 四、人才绿卡入户 凡属成都产业和企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在蓉工作,可申领蓉城人才绿卡。拥有蓉城人才绿卡,即可落户成都。 五、其他落户 主要是公职人员调动及招录、军人类、离(退)休、持准迁类、境外人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落户等。
-
成都市人才落户政策
成都市人才落户可分为三类: 1、成都市学历人才入户 2、成都市专业技术人才入户 3、成都市技能人才入户。其中学历人才入户又分三种情况: 1、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入户 2、普通高校全日制大专学历毕业生入户成都东部新区和近郊区 3
2020.10.23 434 -
成都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1、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2、在成都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2020.12.28 601 -
成都落户政策
成都落户政策,是成都市政府通知的。在成都市购买住房,面积在九十平方米以上的,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并且在成都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一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落户。学历在本科以上的人员,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优秀专科毕业生,也可以在成都
2021.03.24 9,772
-
成都技能人才落户政策是哪些?
(1)下载并填写申请表。下载《成都市技能人才入户资格认证申请表》,并按要求如实填写。(二)单位签署意见。签署《成都市技能型人才入户资格认证申请表》工作单位意见栏意见,留下单位联系方式,并加盖单位公章。
2021-12-07 15,340 -
成都市申请技能人才落户政策有哪些?
政策规定:《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源水平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成都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成都市引进和培育急需技能人才实施办法》:(一)下载并填写《申请表》。下载
2021-11-16 15,340 -
2019年成都的人才落户政策
根据成都即将出台的《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本科毕业生凭毕业证就能申请落户成都啦!为加快人才集聚培育,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新创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
2022-06-21 15,340 -
成都本科落户政策有哪些
本科及以上学历,不管在成都有没有工作,都可以凭毕业证申请落户,落户后再买房子,肯定就不受限购政策了,当然如果你想买高新南区或天府新区的房子,那必须落户到这两个区域才行,不然照样买不到房子搜索 记住是先
2022-06-30 15,340
-
01:13
广州结婚落户的政策是什么
广州市结婚落户的政策主要依据的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在2020年07月09日颁布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的通知》。根据通知的规定,夫妻之间如果其中一方具有广州市户籍,符合法定条件的投靠配偶人员,可以办理相应的户籍迁入手续
3,421 2022.04.15 -
01:22
二胎政策有哪些
二胎政策有哪些 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相关规定,2015年10月国家本着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问题,决定开放国家二胎政策。国家为了鼓励生二胎,颁布了一系列的二胎政策,分别是: 1、在职工作的女性可以延长产假,
2,265 2021.03.24 -
00:57
苏州人才引进落户办理流程
苏州人才引进落户办理流程如下:由申请落户的个人或单位,登录拟落户地或单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网上业务信息平台,根据平台提示和要求逐项填报预申请信息、提交预申请材料。相关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原则上自收到预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
1,315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