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宣传与实际完全不符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开发商发布的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属于违约,需要承担责任。售楼广告作为商品销售的手段之一广泛存在于商品房交易市场,由于其就开发出售的商品房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由此对买受人决定订立合同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故应当视为合同内容的一部分,当事人违反该内容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售楼广告宣传资料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广告上的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中,即使将来这些宣传没有兑现,开发商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但是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是否买房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如果是与事实不符的宣传,则可能要承担责任,是否担责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发商发布了虚假广告。购房者要能够证明广告的内容是虚假的或者部分是虚假的,这种虚假是开发商主观故意所为。这是开发商承担责任的前提。第二,购房者是受到欺骗和误导。购房者因为依赖虚假广告,对该广告承诺的内容抱有期望才购买房屋的,即受到了欺骗和误导。如果购房者在购房前已知或应知广告内容虚假,或者购房者的购房行为与虚假广告无关,则不能认为是受到了欺骗和误导。第三,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即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是不是受到实际发生的损害,这种损害包括财产的、金钱的、精神的。第四,损害和虚假广告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是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了购房者,给购房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即虚假广告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
开发商交房与宣传不符
实际中在此情况下,小区配套设施与宣传广告不同的,那么开发商涉嫌做虚假广告,购房者可以认为开发商违约并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具体的处理有如下几种: 1、如果购房合同对此类情况有相关约定,那么按照约定处理即可。其实,合同上的内容由当事人自主约
2021.02.02 755 -
开发商的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是否要承担责任
开发商是否要承担责任,主要取决于买房人是否受到重大影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开发商是要担责任的,分别为:1、开发商发布了虚假广告,且购房人是可以证明其内容是虚假的;2、购房者受到了误导,购房者因为依赖虚假广告,购买了房屋;3、购房者权益受到了
2022.04.13 740 -
开发商发布的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是否要承担责任
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仅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广告上的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中即使将来这些宣传没有兑现,开发商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但是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是否买房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除外。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广告以虚假
2020.08.22 174
-
开发商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该如何处理
达到虚假广告时,需要承担责任。(1)房地产商发布了虚假广告。购房者必须证明广告内容是虚假的还是部分是虚假的。这种虚假是房地产经纪人主观故意的。这是房地产商承担责任的前提。(2)购房者受到欺骗和误解。购
2021-10-25 15,340 -
开发商发布的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是否要承担责任
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仅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广告上的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中即使将来这些宣传没有兑现,开发商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但是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是否买房产生重大影响的
2022-10-13 15,340 -
开发商发布的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的要不要承担责任
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仅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广告上的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中即使将来这些宣传没有兑现,开发商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但是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是否买房产生重大影响的
2022-10-18 15,340 -
开商发布的宣传广告与实际不符是否要承担责任
售楼广告宣传资料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广告上的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中,即使将来这些宣传没有兑现,开发商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但是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是否买房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
2022-10-14 15,340
-
01:12
开发商的广告与实际不符如何处理我国《民法典》规定,开发商的广告的内容如果具体并且确定,那么就视为要约。如果可以证明开发商广告宣传的内容,对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买受人购买房屋的决定,存在事实上的重大影响,那么可以认定广告成立要约。如果开发商不按照广告宣传的内容,进行交付就构
2,567 2022.04.17 -
00:56
网购与实物不符法律网购与实物不符法律规定如下: 销售者应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真实信息,网购的实物与图片不符或者相差较大的话,消费者是有权要求退货的。 消费者只要保存好相关的交易凭证就可以向商家要求退货,同时退货的邮费应该由商家承担。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
5,926 2022.05.11 -
01:12
合同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怎么办合同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的处理办法如下: 1、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如果有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企业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的工资不一致,一旦发生纠纷,仲裁机构和法院会支持以实际工资为准; 2、如果要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的,劳动者需要提供实
1,059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