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什么是刑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期限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期限的总和。 2、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3、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4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日至3日。对于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对于需要继续侦查的,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4、《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第二款又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关于拘传的法律规定: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拘传行为必须经院长批准;并且,拘传应当发拘传票。
-
-
法律规定非法拘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是: 1、一般情形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如果是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更有甚者,如果是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020.08.29 149 -
缓刑法律规定是什么
缓刑规定在《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2020.10.15 132
-
法律规定什么是刑拘,法律有哪些规定
刑拘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2023-08-09 15,340 -
法律规定拘役刑可以缓刑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规定拘役是可以进行判缓刑的,但也是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缓刑一般是必须处犯罪人员处拘役或者是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且案件对社会没有任何危害性的,当事人认错态度比较良好的都是可以判缓刑的。
2023-06-14 15,340 -
刑拘是什么意思,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刑拘通常指刑事拘留。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在特定情形下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而非刑事处罚手段。
2023-08-13 15,340 -
刑事拘留法律规定什么?
刑事拘留的程序:在拘留前应该先行审查拘留对象是否符合拘留条件,符合的应依法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申请,由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才能拘留。拘留时要出示拘留证。在拘留后24小时内,应该将被拘留人送
2023-08-30 15,340
-
01:05
自首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刑法》关于自首的有关规定,针对犯罪分子在其犯罪之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有关罪行的,属于自首行为。通常针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司法部门可以实施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对其的处罚。其中,对于犯罪较轻的行为,可以免除对自首人员的处罚。 针
5,551 2022.04.15 -
01:14
刑拘的定义是什么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刑拘的具体定义,一般指的是刑事拘留是国家相关机关或执行部门依法对犯罪人或被告人进行刑事拘留,也就是说按照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的行为,一般在刑事诉讼中的刑事拘留是公安部门或者人民检察院对所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
832 2022.04.15 -
01:22
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继承法》相关的规定,我国的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其个人的财产,并可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立遗嘱将个人的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多人继承。公民也可立遗嘱将其个人的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嘱可以分为:
85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