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借款人是否有要求实现担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一定。 1、《公司法》规定,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但是,公司违反规定为其股东个人借款提供保证担保的,不能简单认定该保证合同无效。 2、公司在借款合同及借据上承诺担保,形式完备,且为其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有关效力性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构成合法有效的第三人保证。 风险提示: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风险: 公司对外提供担保需承担巨大的风险。一旦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公司很容易陷入巨额债务中,从而危及自身经营。公司承担担保责任之后,公司责任财产势必要减少,因此也可能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如果公司欲对外、对内提供担保,应充分考虑担保数额及自身的财务能力,以及相对人的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很多情况下,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并不是无偿行为,而是一种有偿担保,但公司应仔细权衡担保的风险和获利,不应为了眼前的小利而使自己背负巨大的风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下债权人要求担保人还款是现实的。当债务人在借款协议期满仍然未还款的情况下,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是可以要求担保人还款的;如果在签订借款协议时,明确指出担保人承担债务连带责任的话,债权人也是可以要求担保人在债务人未还款的情况下替债务人还款的。
公司借款法人和股东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公司欠钱,法人和股东是否承担责任取决于企业的性质。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
-
公司借款法人及股东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公司借款,股东一般不用承担责任,而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应当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责任,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020.02.11 145 -
公司借款法人及股东是否承担责任
公司借款,法人要承担责任,股东不用承担责任,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应当以其全部财产承担责任,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020.09.14 175 -
公司借款不还能否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贷款还不上,股东是否有连带偿还责任,分为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一、不需要股东承担偿还责任的情况: 如果股东已经按股东协议全部出资全部出资到位,那就不需要承担责任。 二、需要股东承担偿还责任的情况: 如果企业是合伙制,那股东就需要承担偿还
2020.05.06 221
-
股东以公司担保借款是否犯罪
1、股东以公司担保借款一般不会构成犯罪,公司为股东个人债务担保,如果经股东会决议通过,不违反公司章程规定的,担保就合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六条【公司担保】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
2022-11-05 15,340 -
股东退股后是否要承担公司借款
股东无论是否退股都不需要承担公司借款。股东拥有的是所有权,公司拥有的是经营权,这两个权利是分离的。公司向银行贷款,承担还款义务的主体是公司,不是公司的股东,无论股东是否转让股份退出公司,都不直接承担对
2022-04-18 15,340 -
股东退股之后是否要承担公司借款
股东无论是否退股都不需要承担公司借款。股东拥有的是所有权,公司拥有的是经营权,这两个权利是分离的。公司向银行贷款,承担还款义务的主体是公司,不是公司的股东,无论股东是否转让股份退出公司,都不直接承担对
2022-02-09 15,340 -
债权人要求担保人还款是否现实
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下债权人要求担保人还款是现实的。当债务人在借款协议期满仍然未还款的情况下,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是可以要求担保人还款的;如果在签订借款协议时,明确指出担保人承担债务连带责任
2023-03-01 15,340
-
01:36
公司借款股东承担什么责任
严格意义上,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在参与民事交易的过程中,涉及的权利义务纠纷,不会直接牵涉至股东。也就是说,对于公司欠下的借款,股东只需要以原先的出资额承担有限的责任,除此之外不需要承担额外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的设立,就是为了创设一个独立
3,552 2022.05.11 -
01:15
公司恶意逃避债务能否要求股东承担
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人格滥用是指,控制股东利用股东以认缴出资承担有限责任,和
1,674 2022.04.17 -
01:00
股东对公司借款合法吗
股东向公司借款的,应当通过合法的行使方式进行,需要经过公司的法定程序,并与公司签订借款协议,合理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且借款行为不得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未通过法定程序,可能会认定为抽逃出资,应当要向公司或公司其他股东
1,143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