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传谣的人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传谣的人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2023-09-12 11:5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12回复

专业分析: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传谣的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有:根据现行《刑法》第291条第二款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最高人民法院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疫情防控期间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是涉嫌刑事犯罪的。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要看具体情节。若情节轻微,属于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刑法》处罚。

律师普法更多>>
  •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要判刑吗?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要判刑吗?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的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则会判刑。该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不构成犯罪的,则可给予拘留或罚款的治安处罚。

    2020.12.18 73
  •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判刑吗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判刑吗

    不一定。如果散布谣言,谎报疫情、警情等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应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对编造、传播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则需要判刑。

    2020.10.05 85
  • 传谣造谣的法律后果
    传谣造谣的法律后果

    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

    2020.06.18 457
专业问答更多>>
  • 疫情期间造谣、传谣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要看具体情节。若情节轻微,属于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按《》处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处罚。

    2022-08-29 15,340
  • 疫情期间造谣会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疫情期间造谣生事的,造谣者要依据情节进行处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

    2022-08-29 15,340
  • 疫情期间造谣、传谣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要看具体情节。若情节轻微,属于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犯罪,按《刑法》处罚。

    2022-11-12 15,340
  • 在疫情防控期间,造谣传谣的如何定罪处罚

    在疫情防控期间,造谣传谣的定罪处罚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9-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00:55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如下: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下列行为属于造谣传谣行为: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

    3,987 2022.04.17
  • 骂人需承担哪些后果 01:19
    骂人需承担哪些后果

    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骂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人格权在我国不管是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是予以保护的,如果情节不构成犯罪但是情节有属于较重的情形,那么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这个一般是

    5,874 2022.04.15
  • 造谣罪怎么定罪 01:15
    造谣罪怎么定罪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不存在造谣罪,对于行为人造谣的行为,我国刑法以诽谤罪进行规制。诽谤罪所侵犯的法益是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犯罪作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诽谤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已经足以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5,007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