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受害者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受害者应当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书后,受害人可以依据事故认定书请求赔偿,其中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先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事故责任人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者逃逸后,受害人首先应当拨打120和110报警,保留好事故现场证据;然后等待案件的侦破; 受害者还需保留好遭受事故后所发生的人身损害的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直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通过和解、调解或是诉讼的途径向其索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受害者应当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书后,受害人可以依据事故认定书请求赔偿,其中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先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事故责任人赔偿。
-
交通肇事者逃逸受害人怎么办
交通肇事者逃逸后,受害人首先应当拨打120和110报警,保留好事故现场证据;然后等待案件的侦破; 受害者还需保留好遭受事故后所发生的人身损害的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直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通过和解、调解或是诉讼的途径向其索赔,维护
2020.08.24 132 -
肇事肇事者撞人逃逸受害者怎么办?
肇事者撞人逃逸受害者的处理办法:应当立即报警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后,在场人员应当立即撤离并向交通警察或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情况。
2020.03.07 155 -
交通肇事肇事逃逸受害人怎么办
交通肇事者逃逸后,受害人首先应当拨打120和110报警,保留好事故现场证据;然后等待案件的侦破;受害者还需保留好遭受事故后所发生的人身损害的医疗单据、财产损失单据等,直到查清事故的赔偿义务主体后,通过和解、调解或是诉讼的途径向其索赔,维护自
2020.07.11 239
-
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受害者怎么办
1、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受害者应当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书后,受害人可以依据事故认定书请求赔偿,其中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先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
2022-06-26 15,340 -
交通肇事者逃逸受害人怎么办
构成这一特殊的情节加重犯其条件为:首先,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构成要件;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是否仅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将他人撞死,又交通
2022-08-06 15,340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受害者该怎么处理
1、120和110报警;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想到的首先应该是报案,让交警部门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处理,如果自己人身受到伤害需要紧急治疗的,也要拨打120让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稳定自己的伤情。自己不能实
2021-06-26 15,340 -
受害者怎么报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者逃逸,拨打报警电话,并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拨打急救电话,让医疗救助人员赶到现场稳定自己的伤情。自己不能实施这些行为的,应尽可能的争取他人帮助。 2、保留事故现场证据。交警部门赶到后,积极
2022-07-23 15,340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49 2022.05.11 -
01:00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怎么界定
交通事故中肇事逃逸界定主要是以下五点: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 3、酒后、吸食毒品后
605 2022.11.21 -
01:03
交通肇事者弃车逃逸怎么判刑
交通肇事者弃车逃逸判刑需要视情况而定: 1、肇事弃车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
1,236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