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案申请再审可以不提交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申请复审,员工构成职务侵占后可能会被关进监狱,职务侵占的案件如果受害者发现新的证据可以复审,如果只是对判决不服,只能上诉重新判决,也可能维持原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务侵占案件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职务侵占案件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再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 二、三项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
职务侵占被告可以申请再审吗
职务侵占案件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再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 二、三款规定,当
2020.03.04 121 -
职务侵占罪可以申请缓刑吗
由于职务侵占罪可以在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进行处罚,因此要是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并且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那么还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
2020.11.21 150
-
职务侵占案受害人可以申请再审吗
职务侵占案件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再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
2022-07-13 15,340 -
职务侵占案可以再审吗
可以申请再审,员工构成职务侵占后可能会坐牢。如果受害者发现新的证据,可以进行再审。如果他们只是拒绝接受判决,他们只能进行上诉和上诉,也可能维持原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投
2021-11-09 15,340 -
职务侵占可以不立案吗
不,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应当经公安机关调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法院审理后,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
2021-12-04 15,340 -
职务侵占罪可以申请公诉吗
看是什么侵占,如是个人侵占那么就需提起刑事自诉。如是职务侵占那么就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所以二者的处理是不同的且处罚力度也不一样。 但有一点如侵占100万元以上财物都已构成犯罪
2022-07-15 15,340
-
01:07
职务侵占案怎么可以不坐牢
职务侵占案6万元以下是不用坐牢的。职务侵占达到一定数额才会构成职务侵占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
3,797 2022.04.15 -
01:22
职务侵占一般不立案吗
职务侵占是否立案,由公安机关根据案件事实、情节进行判断。职务侵占如果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不存在职务侵占行为,或者职务侵占行为情节轻微,尚未构成犯罪的,不予立案。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将原因书面告知控告人。控告
19,875 2022.05.11 -
00:55
职务侵占可以保释吗
保释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术语,在我国该制度被称为取保候审,职务侵占可以进行取保候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取保候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1,28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