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时怎样看土地使用权年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购买商品房时要通过查看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是到相关部门查询了解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按照土地用途不同使用期限也不相同。国有土地依照不同用途,使用年限分为以下几类: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从政府手中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始计算,不是从买到房子之日开始计算的。购房者需求检查五证的用地单位、建造单位及出售单位是否与实践的售楼单位一致。主张购房者到发证机关网站查询,看五证是否为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购买商品房时要通过查看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是到相关部门查询了解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按照土地用途不同使用期限也不相同。国有土地依照不同用途,使用年限分为以下几类: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从政府手中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始计算,不是从买到房子之日开始计算的。购房者需求检查五证的用地单位、建造单位及出售单位是否与实践的售楼单位一致。主张购房者到发证机关网站查询,看五证是否为真。
在购买商品房时要通过查看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是到相关部门查询了解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按照土地用途不同使用期限也不相同。国有土地依照不同用途,使用年限分为以下几类: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从政府手中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始计算,不是从买到房子之日开始计算的。购房者需求检查五证的用地单位、建造单位及出售单位是否与实践的售楼单位一致。主张购房者到发证机关网站查询,看五证是否为真。
-
土地使用权年限
土地使用权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2020.08.26 1,074 -
土地使用年限与房屋产权年限一样吗
土地使用年限与房屋产权年限一样吗 土地使用权年限: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
2020.04.16 212
-
买房时怎样看土地使用权年限?
在购买商品房时要通过查看《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是到相关部门查询了解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
2021-06-04 15,340 -
如何看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
查看商品房的土地使用年限,是在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后直接就能看到的。
2021-06-04 15,340 -
怎么看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
现在有很多人说只要看房产证上的年限就可以了,但其实房产证上的日期只能反映房屋所有权人取得该物业产权的日期,如果是二手房,有些都已经转手多次了,其实是看不出来剩余的使用期限的。所以正确的方法是看土地证,
2021-08-17 15,340 -
买房时土地使用年限是多少?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业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 商业、旅游、娱
2021-04-07 15,340
-
01:29
房屋买卖时土地使用权随之转移吗
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相关规定,房屋买卖时,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房屋的所有权的转让而同时转让。这是因为房地一体,房屋的所有权依赖于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转让的同时,土地使用权必须随之转移,否则房屋的所有权即不具有完整的合法性。以前
860 2022.04.17 -
00:56
私人宅基地的土地使用年限
我国私人宅基地,主要是基于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权所分配得来。一般每户一份宅基地,此宅基地没有使用年限。宅基地是我国广大农民最根本的居住保障,因此宅基地使用权人不能将宅基地使用权进行转让,否则将无法保证农民的基本保障,极易造成社会流民问题。其次
1,78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