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怎么进行防范

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怎么进行防范

2022-12-17 20:2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海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2-17回复

专业分析:

民间借贷案件目前纠纷较多,很多都是风险控制不住,控制风险的一般方式方法为让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有两类,一是担保人,二是物的担保;这两类可同时存在,提高安全系数。物的担保主要是办理不动产抵押,或者动产质押,或者是股权质押等。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可以降低资金风险,但是不能完全规避风险。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预防民间借贷风险,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式: 1、借款用途要正当,借贷关系要合法。 2、订立书面协议,注意妥善保存。 3、提前还款要说清,支付利息要约定,利率高低要有度。 4、借款利息不得在本金中扣除。

王勇律师

江苏名俱扬律师事务所

防范民间借贷的风险的方法:考虑借款人的信誉和还款能力;这取决于贷款是否合法使用;不能收取高利率;应该有贷款担保和抵押;谨防非法集资;注意诉讼时效;依法追回欠款。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防范民间借贷中的风险
    如何防范民间借贷中的风险

    1、要考虑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 2、要看借款用途是否合法; 3、不能收取高额利息; 4、应有借款担保和抵押; 5、谨防非法集资; 6、注意诉讼时效; 7、追讨欠款要依法。

    2021.02.04 79
  • 民间借贷中存在什么风险
    民间借贷中存在什么风险

    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有主体风险、用途风险、借据风险、交付风险、利率风险。这些都需要贷款人在借款合同中进行基本审查或明确约定,借款人负债累累,资不抵债,或者借据中规定的姓名与实际姓名不符,下落不明,利率在借据中没有明确规定,可能导致贷款人难以

    2022.04.15 232
  • 怎样防范民间借贷的风险
    怎样防范民间借贷的风险

    1、要考虑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 2、要看借款用途是否合法; 3、不能收取高额利息; 4、应有借款担保和抵押; 5、谨防非法集资; 6、注意诉讼时效; 7、追讨欠款要依法。

    2021.04.02 117
专业问答更多>>
  • 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防范

    民间借贷案件目前纠纷较多,很多都是风险控制不住,控制风险的一般方式方法为让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有两类,一是担保人,二是物的担保;这两类可同时存在,提高安全系数。物的担保主要是办理不动产抵押,或者动产质

    2022-12-14 15,340
  • 民间借贷存在的风险应该怎样防范

    民间借贷案件目前纠纷较多,很多都是风险控制不住,控制风险的一般方式方法为让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有两类,一是担保人,二是物的担保;这两类可同时存在,提高安全系数。物的担保主要是办理不动产抵押,或者动产质

    2022-07-28 15,340
  • 民间借贷如何进行风险防范

    1、主动出击不要坐等钱来,也不要碍于情面,更不要拖延,要主动出击,否则过了诉讼时效将无力回天。2、换位思考 不要因为对方迟延付款而不依不饶,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要让对方站在己方的角度去思考。在出借

    2022-04-21 15,340
  • 民间借贷中的风险与防范

    民间借贷中的风险与防范主要是让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有两类,一是担保人,二是物的担保;这两类可同时存在,提高安全系数。物的担保主要是办理不动产抵押,或者动产质押,或者是股权质押等。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民间

    2022-03-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转让中的风险怎么防范 01:17
    债权转让中的风险怎么防范

    债权转让中的风险大致可通过以下几点来避免:第一,避免签订合同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转让合同,即避免转让过程中合同不合法等情况。第二,对于债权人通知债务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转让合同中应做出明确约定,要求债权人须于合同签订后几日内通知

    1,032 2022.04.17
  •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01:23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借名买房的风险包括: 名义产权人可能会反悔。名义产权人反悔的话,而出资人又无法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就会很难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 银行贷款合同提前解除。如果银行查出实际购房人和贷款人身份信息不一致,则可能提前解除合同。 名义产

    1,326 2022.04.18
  •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00:59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合同债权转让中的风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避免表见让与的风险。在未收到受让人对价的情况下,不向债务人送达债权让与的通知,这样也可以防范受让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 第二,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要求债权人提供催收

    1,226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