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与档案信息不一致的解决方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办理退休手续应以当事人最原始的档案(最原始的户口本等)上登记的年龄为准。如果当地用人单位和社保所不认可最原始的档案,可以向上一级社保部门反映情况。 为了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并健全审批制度,我们需要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应以其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职工的退休程序由单位人员负责。一般来说,职工退休后,单位人员将向当地人力社保部门报送职工档案。所需的材料包括人事档案、养老保险手册、个人退休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照片和缴费明细等。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养老保险交够15年的时候,才能办理退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民法】和相关的法律解释,公民的身份以户口登记为准。户口是确定公民的名称、出生日期、出生地、家庭成员关系、籍贯、民族等事项的最基本资料。如果其他文件内的登记与之不符你都可以要求加以变更。 现在,你可以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予以变更并给你出具相关证明。
户口本和身份证不一致,可能是办理的时候有一个办错了。假如是户口本上的错误,可以带着身份证、户口本、个人申请书等材料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本信息更正。 《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七条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者更正。 户口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更或者更正的证明。 第十八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1、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九条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
户口本户号与户主户号不一致
没事的。户号和人号是公安机关进行人口信息管理时计算机中计数的号码,不代表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必担心是否与同户其他人员一致。如果一定要改成一样的就重新补办户口本,需要户主前去当地公安局办理,一般办理时限为5个工作日。
2020.02.10 2,858 -
-
-
户口本与父母户口本不一致怎么分户
户口本和身份证不一致,可能是办理的时候有一个办错了。假如是户口本上的错误,可以带着身份证、户口本、个人申请书等材料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本信息更正。 《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七条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
2022-08-14 15,340 -
如何处理学校名称与户口本信息不一致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七、十八条规定,公民可以申请变更姓名。需要更改户籍上的名字的,应向户籍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充分的理由。当地派出所户籍室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
2024-11-09 15,340 -
户口本户号与户主户号不一致
没事的。户号和人号是公安机关进行人口信息管理时计算机中计数的号码,不代表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必担心是否与同户其他人员一致。如果一定要改成一样的就重新补办户口本,需要户主前去当地公安局办理,一般办理时限为
2021-12-17 15,340 -
户口本和档案的年龄不一样,怎么办
单位人事部门把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给写错了是无法更改过来的。为了避免公民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相关部门以及各出具相关的通知明确档案系统是无法进行修改的,公民退休只可以按照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
2022-07-09 15,340
-
00:55
户口本加曾用名最简单的方法户口本加曾用名最简单的方法:本人提出申请,凭相关有效证明,如单位人事部门档案记载,就读学校原始学籍档案记载等,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请办理。经责任区民警调查核实后,才予以上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曾用名对个人来说,指本人在读书和工作期间曾经
10,060 2022.04.17 -
00:56
深圳户口社保必须交一档吗深圳户口社保不是必须交一档。。深户如果办理个人参保,可以买二档如果深户在深圳单位就职的必须参加医疗保险一档。深圳的参保标准有两档,其中一档医保的缴费标准是3724元到27927元,再乘以8.7%的缴费比例。二档的缴费标准是9309的缴费基数
16,960 2022.05.11 -
01:07
一方坚持不离婚怎么解决一方坚持不离婚,另外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诉讼离婚,当事人必须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主要包括离婚起诉状及副本。起诉书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财产的分割及子女的抚养要求并提出相关的证据;能证明与被告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等材料;夫妻共有
526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