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捕后证据不足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批捕后如果证据不足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一般情形下,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批捕即检察机关、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决定逮捕的强制措施。批捕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强制措施的必经程序,逮捕的决定机关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逮捕后应当立即送看守所羁押,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同时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不能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后者监视居住。
检查院批捕后证据不足应当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
批捕后证据不足怎么办
批捕后证据不足时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人或者改变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同时,刑事嫌疑人、被告人被拘留,在侦查羁押、审查起诉法定期限内不能完成的,二审不予完成的,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必要继续侦查审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2022.04.12 736 -
-
再次批捕后证据不足怎么办
再次批捕后证据不足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的,应当立即释放。对于不起诉的决定,检察院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
2020.03.14 293
-
被批捕后,证据不足怎么办
逮捕是检察机关、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决定逮捕的强制措施。逮捕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逮捕措施的必要程序。逮捕的决定机关是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后,应当立即送拘留所拘留。人民法院和人
2021-11-26 15,340 -
二审批捕后证据不足怎么办
批捕是检察机关,法院决定对嫌疑犯和被告人逮捕的强制措施。批捕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强制措施的必要程序,逮捕决定机关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负责执行。逮捕后应立即送往拘留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021-10-20 15,340 -
检察院批捕以后,证据不足怎么办
检察院逮捕后证据不足的,将被退回补充侦查。补充侦查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完成。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021-11-04 15,340 -
检察院批捕后证据不足
对此要看是否符合法定标准。与发回与否无关。如果是提请逮捕被退回补充侦查,犯罪嫌疑人是必须被变更为非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一般情况下都是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如果是移送起诉被退回补充侦查,就不好说了。一
2023-02-13 15,340
-
01:27
诉讼离婚证据不足怎么办离婚需要有证据证明离婚理由成立,如果没有足够证据,法院无法作出判决,只能驳回起诉。 离婚是有法定情形的,必须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认定构成离婚条件。诉讼离婚证据不足应当在离婚起诉前,要收集好证据,特别是要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收集和筛选证据。在这个
1,641 2022.04.17 -
00:57
刑事案件证据不足怎么办刑事案件证据不足应分情况来定。若是在侦查阶段,公安认为证据不足的话就会直接撤销案件;若是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会建议公安撤回案件,检察院也可以直接做不起诉的处理;若是在法院审判阶段,法院可以判处无罪。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
2,280 2022.04.17 -
00:53
刑事案件法院证据不足会怎么办刑事案件包括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不同案件在审判阶段证据不足时情况不同。首先,自诉案件一旦经过开庭进入实体审理阶段,人民法院发现证据不足,应当依法对被告人作出实体判决。以证据不足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而不能裁定驳回自诉人的自诉。其次,在公诉案件
1,57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