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怎么赔偿,我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家的土地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获得赔偿,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耕地: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集体土地拆迁安置人口的认定是:自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有本市常住户口且实际居满一年,在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虽有住房,但居住困难的;自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有本市常住户口、实际未居满一年,在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虽有住房,但居住困难只能居住在被拆迁房屋的。
-
没有农村土地怎么办村民安置权
安置补偿费与是否有住房无关的,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2020.12.03 162 -
-
集体土地拆迁安置人口怎么认定
自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有本市常住户口且实际居满一年,在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虽有住房,但居住困难的;自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有本市常住户口、实际未居满一年,在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虽有住房,但居住困难只能居住在被拆迁房屋的。
2020.11.29 346
-
我家土地怎么赔偿,我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怎么办
你家的土地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获得赔偿,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耕地: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
2022-02-28 15,340 -
我家土地怎么赔偿我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怎么办
你家的土地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获得赔偿,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耕地: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
2022-04-09 15,340 -
土地补偿怎么赔偿,我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怎么办?
你家的土地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获得赔偿,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耕地: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
2022-04-08 15,340 -
老家土地怎么赔偿,我要安置的农业人口
你家的土地可以按照下列标准获得赔偿,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耕地: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
2022-04-07 15,340
-
01:49
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怎么办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办法如下:如果农民只是将家中部分人口的户口迁出,农村家中依旧有人居住、处置土地的话,村集体是没有权利将承包地收回的。因为我国的承包地是按户承包的,无论是这个人迁出,还是承包人去世,只要这户人家里还有人在这个村,承包地都由这
4,507 2022.04.17 -
00:53
农村土地赔偿农村土地赔偿具体如下: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征收耕
1,752 2022.04.17 -
00:48
农村集体土地被个人占用怎么办农村集体土地被个人占用,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起诉的方法解决。个人承包的土地归个人使用,他人没有权利无补偿的使用个人承包土地。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那么可以申请调解或者仲裁。双方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人
4,61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