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后一方不履行的诉讼时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协议离婚后,一方拒不履行离婚协议或者不完全履行离婚协议给付另一方财产或者相关款项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离婚协议的效力,该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约定履行到期之次日起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六十九条当事人达成的以协议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调解离婚为条件的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如果双方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当事人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上述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七十条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对方请求履行离婚协议的讼时效为三年,自约定履行到期之次日起起算。离婚后,一方拒不履行离婚协议或者不完全履行离婚协议给付另一方财产或者相关款项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离婚协议的效力,要求对方履行离婚协议。
1、协议离婚,该离婚协议合法有效,不存在时效的问题。 2、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的,可以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也即为撤销权的行使,这个行使的时效为一年。 3、离婚诉讼时效,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一年内有效。
-
不履行离婚协议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履行离婚协议书有三种情况:第一,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第二、离婚后,一方拒不履行离婚协议或者不完全履行离婚协议给付另一方财产或者相关款项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
2021.01.18 280 -
不履行离婚协议具有诉讼时效吗
第一,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第二、离婚后,一方拒不履行离婚协议或者不完全履行离婚协议给付另一方财产或者相关款项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离婚协议的效力,要求对
2021.01.11 285
-
离婚后不履行离婚协议诉讼时效
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对方请求履行离婚协议的讼时效为三年,自约定履行到期之次日起起算。离婚后,一方拒不履行离婚协议或者不完全履行离婚协议给付另一方财产或者相关款项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离
2021-12-13 15,340 -
不履行离婚协议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履行离婚协议书,当事人可起诉至法院要求其履行离婚协议中约定的内容,经人民法院审理并判决后,当事人依生效法律文书再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诉讼时效: 1、协议离婚,该离婚协议合法有效,不存在时效的问题
2021-10-14 15,340 -
离婚协议书不履行诉讼时效多久
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对方请求履行离婚协议的讼时效为两年,自约定履行到期之次日起起算。离婚后,一方拒不履行离婚协议或者不完全履行离婚协议给付另一方财产或者相关款项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离
2021-05-21 15,340 -
武汉不履行离婚协议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年内时效。《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九条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
2021-07-12 15,340
-
00:52
离婚后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怎么办起诉书
离婚后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法院提起诉讼处理。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准备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
1,146 2022.05.11 -
01:23
离婚协议书一方不履行怎么办
如果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双方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协议会被认定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如果一方不按协议履行,另一方需要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离婚协议合法有效,并依法判决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责任。经法院审理判决后,对方仍拒绝履行的
1,352 2022.04.17 -
00:56
离婚后对方不履行离婚协议能强制执行吗
登记离婚之后,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自办理离婚登记之日起生效。但是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需要先向法院确定协议的效力,如有变更协议条款或者补充协议的一并提交法院认定。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应当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常是指
1,2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