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则不属于侵犯专利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有被侵犯的对象。也就是,必须侵犯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产品或方法。已经过期,宣告无效或放弃的专利的实施,不构成侵权;2、存在法定的侵权行为。在制造、使用、销售或许诺销售、进口别人的专利产品,或使用了别人的专利方法,使用、销售、进口通过该方法取得的产品。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如下:实施已过期、宣告无效或者放弃的专利不构成侵权;有制造、使用、销售或者承诺销售、进口他人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他人专利方法、使用、销售等法定侵权行为;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默许的,不构成侵权。
-
哪些情形不视为专利侵权
以下情形不视为专利侵权: 1、专利产品或者按照专利方法直接取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销售、使用、承诺销售、进口; 2、在专利申请日前制造相同的产品,使用相同的方法或制造,使用必要的准备,只在原范围内继续制造和使用; 3、临时通
2021.11.19 486 -
哪些行为不属于侵犯专利权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包括: 1、依法能够直接根据专利产品相关方法直接获得产品的; 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开始制造相关产品的,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3、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其他行为。
2020.12.02 237 -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五种情形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5种情况:1、专利或依其方法取得的产品,经许可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2、申请专利前就已制造、使用或已作好必要准备,且只在原有范围内使用;3、科研和实验使用;4、为政审所需提供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器
2022.04.16 803
-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
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三款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专利法》第五十六条 发明或者
2022-05-09 15,340 -
哪些情形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
2021-09-30 15,340 -
侵犯专利权行为与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
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三款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专利法》第五十六条 发明或者
2022-05-08 15,340 -
不视为侵权专利权的,侵犯专利的情形有哪些?
1、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出售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
2022-08-29 15,340
-
01:16
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
专利侵权行为指的是行为人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或假冒他人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有:1、行为人故意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2、行为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行为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
1,597 2022.04.15 -
01:03
专利侵权判定原则有哪些
专利侵权的判定原则,包括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首先,全面覆盖原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它指的是被诉侵权产品或方法,具备专利权利要求的每一项特征,缺一不可。在全面覆盖原则下,如果被诉侵权产品或方法所拥有的特征,甚至多于专利权利人的产品所拥有的
1,323 2022.05.11 -
00:58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何处理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处理办法如下: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
1,682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