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情况下立案不当得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规定,拒不偿还不当得利者,则构成刑法上的侵犯财产罪。这里的不当得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是将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是指所有人刚刚遗置于某处而忘记携带的财物,所有人随即能够准确地回忆起财物遗忘的时间、地点,并即去寻索而拾得者一般也知道失主是谁)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也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下列情况构成不当得利:1.自始欠缺给付目的。指给付之时即不具有给付的原因,其典型为非债清偿及作为给付的原因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2.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是指给付时虽有法律上的原因,但其后该原因不存在,因一方的给付而发生不当得利。3.给付目的不达。为实现将来某种目的而为给付,但因种种障碍,给付目的不能按照给付意图实现的,受领给付欠缺保有给付利益的正当性,因而构成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后果如下: 1、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的不同。 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
什么情况下才构成不当得利?
有以下条件构成不当得利: 1、一方获得利益。 2、他方利益受损。 3、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 4、获得利益及利益受损均无法律根据
2021.02.09 348 -
哪些情况下不得转租
以下情况下不得转租: 一、承租人拖欠租金的,不得转租; 二、承租人擅自在承租房屋内建造的房屋不得转租; 三、预租商品房不得转租; 四、违反双方意愿,双方共同讨论未达成协议的房屋不得转租; 五、租赁合同明确规定不得转租; 六、租赁合同未约定转
2022.06.17 329 -
哪些情况下不得假释
根据《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释。
2020.04.03 272
-
取得不当得利的情况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
2022-04-16 15,340 -
哪些情况不属于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2022-06-28 15,340 -
不当得利侵权竞合情况有哪些
一般而言,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并不必然使自己获益。如果行为人的侵权行为的结果是“损人而不利己”,此时只能构成侵权行为。相反,如果受益人本人毫无过错,仅是因为受害人的过错而获得利益,则受益人只构成不当得
2022-06-14 15,340 -
在哪些情况下不当得利之债有优先受偿权
不当得利债务不能优先赔偿。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债权不优先赔偿。在个人债务中,基于所有权和担保物权的债权优先赔偿。不当得利不是基于所有权和担保物权的债权。
2021-12-30 15,340
-
01:00
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 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虽然受领人无合法根据而受领,但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如对救助自己生命或拾金不昧的人支付报酬等; 2
914 2022.04.25 -
01:20
不当得利多少金额可以立案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利益所有人有权要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人有义务返还。利益所有人与不当得利人之间产生的是一种债的关系。法律上没有对不当得利的立案金额作出明确规定,只要出现不当利益,无论金额大小
3,143 2021.03.24 -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5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