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身份证信息被诈骗团伙盗用的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您不幸遭受了诈骗集团的困扰,请立即拨打当地警察局的紧急求助电话。考虑到对方行为可能涉及盗用他人个人信息的严重违法行为,一旦达到量变引发质变的条件,即可能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红线。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任何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贩卖或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举动,如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以及罚款等刑罚;若情况特别恶劣者,则可能面对三年以上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金的严厉制裁。 《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如果您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就应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 (二)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团伙诈骗信用卡诈骗团伙的构成标准如下: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的行为。
-
如何控制信用卡团伙诈骗
防范团伙信用卡诈骗的方法: 1、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2、随时更改密码。 3、堤防钓鱼网站。 4、多关注信用卡动态。 5、注意上网细节。 6、熟记官方电话。 7、刷卡取现需谨慎。
2020.09.27 217 -
信息被诈骗团伙窃取怎么办
被盗用身份信息行骗的,应当留存证据,及时报案。符合立案条件的,公安会予以立案并通过侦查获取有关证据。诈骗罪是刑事犯罪,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其返还诈骗的财物。
2021.08.15 24 -
被别人盗用身份信息诈骗被拘留了怎么办
如果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办理信用卡,透支达到一定额度,就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对于当事人,得知自己身份证信息被盗用后,应该第一时间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备案。 办理信用卡一定要本人持有效身份证办理,如果有人使用他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到银行办
2020.07.25 23
-
身份证号码被盗用时应该如何应对?
您可以在微信中注销绑定信息,然后在24小时后重新进行绑定。具体操作如下:请点击微信右上角进入“我的银行卡”,然后点击右上角进入“支付安全”,接着点击“安全”按钮,到达页面底部后,点击“注销微信支付”。
2024-11-09 15,340 -
盗用身份证信息骗多少钱
盗用他人身份证办信用卡需承受相应的法律职责,适用刑法第196条之相关限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铰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
2022-06-21 15,340 -
团伙网络诈骗如何认定的,团伙网络诈骗的情
黑帮网络诈骗有诈骗罪的嫌疑,在黑帮犯罪中,根据所有犯罪的处罚,具体如下 1、金额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 2、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 3、如
2021-10-19 15,340 -
如何处理身份证被冒用办理信用卡的情况?
报警并前往银行办理相关事宜。注销方式如下:电话银行注销:信用卡可以通过电话银行进行注销,但必须满足信用卡注销的条件。您可以拨打相应银行的客户服务电话,根据提示输入您的卡号和相关信息,办理销户手续。银行
2024-11-05 15,340
-
01:02
如何完成团员身份认证
完成团员身份认证可以通过智慧人社认证。 若智慧人社不能认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发现认证未通过,首先联系当前说在学校回单位,确认未通过原因; 2、确认原因后,可点击编辑信息开始修改错误信息; 3、如错误信息个人并不了解,须向原转
11,977 2022.04.12 -
01:07
团伙盗窃参与分赃的如何定罪
在团伙盗窃中参与分赃的定盗窃罪,团伙盗窃属于共同犯罪,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
1,202 2022.07.19 -
01:10
团伙诈骗可以取保吗
对于团伙诈骗能否适用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团伙诈骗具体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来进行考虑。当然,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团伙诈骗行为,但是满足了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则可以被取保候审。 具体地来看,《刑事诉讼法
511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