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商标被异议怎么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商标被他人异议的,可以在收到异议答辩通知书后30日内进行异议答辩。异议答辩所需资料:商标代理委托书、答辩理由书、答辩通知书或评审证据交换通知书原件、 能够支持答辩理由的答辩人主体资格证书及相关证据材料。商标异议及其处理的具体流程如下:1。提出异议:填写《商标异议书》,注明被异议商标的名称、商品类别、初步审定号、初步审定公告期、提出异议的理由。2、通知答辩:商标局收到异议书及相关证据后,将异议书副本送达被异议人,被异议人应当自收到异议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异议人在限期内未作答辩的,视为弃权。 不影响异议程序。3、补正(非必要流程):商标局收到异议申请后,如发现异议申请书中有需要补正的问题,将向异议人或商标代理机构发出补正通知,限期补正。4、做出异议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五条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商标局应当听取异议人和被异议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经调查核实后,自公告期满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商标局做出准予注册决定的,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异议人不服的,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商标被异议了的处理办法是:注册人可以在收到异议通知后,应针对异议人提出的理由有针对性地进行理由充分的答辩,争取成功注册。如果商标局收到答辩后,做出不予注册决定,被异议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
商标被异议怎么办
如果商标被提出异议,而商标局还未做出同意该异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就异议提交相关的材料,请求不予同意。如果商标局已经做出准予注册决定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如果商标局做出不予注册决定的,对方当事人
2020.11.22 104 -
商标被异议了怎么办
商标被异议了,可以在收到异议答复通知之日起30日内进行答辩。并准备异议答辩所需材料,例如商标代理机构授权书、答辩理由陈述书、答辩通知书或评审证据交换通知书原件、证明被申请人主要资格的文件、能够证明答辩理由的有关证据材料。并填写《商标异议表》
2022.04.12 1,066 -
商标被异议了怎么办
商标被异议了怎么处理:第一、商标被异议后,请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商标异议答辩。第二、多方面考虑商标异议裁定,是否提出异议复审。第三、接受复审结果或启动司法程序。
2020.10.31 130
-
商标异议,如何解决
国家商标局负责对商标异议的裁定。商标局在法律规定的异议答辩期限和补充材料期限结束后,汇总异议双方提交的异议或答辩材料,移交商标局异议裁定部门按程序进行裁定。未提交(或超过限定期限提交)答辩材料或补充证
2021-11-17 15,340 -
商标异议解决办法
商标侵权解决办法如下 因侵犯商标权引起纠纷,有3种解决方式:当事人协商解决,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请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认定侵权行为,并采取执法措施
2022-07-31 15,340 -
商标被抢注后如何解决申请异议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
2022-08-13 15,340 -
商标异议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商标异议是《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的对初步审定商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的法律程序,其目的在于监督商标局公正、公开地进行商标确权。任何人对初步审定的商标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初步审定公告之日
2021-09-29 15,340
-
00:53
卖房违约怎么解决卖房的一方违约,买房的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房屋买卖合同的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未履行义务的话,非违约方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违约方在一定期限内仍不履行义务,非违约方可以向法院请求强制履行。但是,就算
2,029 2022.04.15 -
01:45
股权争议怎么解决股权争议纠纷处理方式如下: 1、当事人双方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3、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的申请是指一方当事人依据仲裁协议约定,将协议中约定的争议书面提交给仲裁协议中规定的仲裁机构,请求对争议进行裁决; 4、
549 2022.11.21 -
01:03
解除合同有异议怎么起诉双方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的话,当事人可以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的规定。根据第五百六十五条,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解除合同。第一种就是直接通知对方当事人的方式,但是需要注意,当事人应
1,26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