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离婚后,债务是否由双方负责?如果该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双方应当负责。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债务是否要共同承担分为以下情况:如果债务是双方的共同债务,则需要双方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一方以个人名义借款,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法院是不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另一方不需要共同承担。
婚后债务不一定双方共同承担。婚前个人债务,在夫妻离婚时,离婚债务另一方不进行承担。 婚后个人所负的债务,如果没有用于家庭生产、生活、经营等事宜,而只是用于个人的事件上,另一方也没有承担的义务。 如果在婚后个人所负的债务用于改善夫妻共同生活条件、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事宜上,夫妻离婚时应共同承担债务。
-
离婚后,妻子的债务要由双方共同承担吗
不一定。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双方都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如果是妻子的个人债务,丈夫无需承担还款责任。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偿还;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1.01.01 103 -
婚后债务双方共同承担吗?
婚后债务是否双方共同承担需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一般属于共同债务的,双方应当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务不用于共同生活的,债务为另一方的个人债务,非债务人不需要承
2022.04.12 1,092
-
夫妻债务离婚后是否由双方共同承担
夫妻离婚债务一般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平均分配,个人债务不分配,由个人承担。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履行抚养义务的债务,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下列债务不能视为夫妻共同债务,一方应
2021-11-16 15,340 -
婚后债务需要双方共同承担吗?
婚后债务是否双方共同承担,应视具体情形而定。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双方共同承担。如果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则由该方承担,配偶不承担该债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的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
2022-05-25 15,340 -
婚后债务应该双方共同承担吗
婚后债务不一定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的偿还由夫妻共同承担,可以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个人债务的,由一方个人偿还。
2021-12-31 15,340 -
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还是由债务人承担
离婚时,债务不一定需要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的偿还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可以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如为一方个人债务,由一方个人偿还。
2021-11-24 15,340
-
01:19
债务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吗
夫妻需要共同承担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连带责任指数个债务人就同一债务,各负全部给付的一种责任形式。债权人可对债务人中的一人
1,251 2022.04.17 -
00:51
离婚后共同债务怎么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负的债务,分为夫妻共同债务和夫妻的个人债务。在离婚之后,双方仍需对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有权向双方或者其中任意一方主张债权。而对于个人债务,夫妻中非债务人的一方在离婚之
1,256 2022.04.17 -
01:07
离婚前债务离婚后是否共同承担
离婚前欠下的债务,离婚后不一定需要夫妻共同承担。 1、需要共同承担的债务必须是夫妻共同债务,而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或者是夫妻以共同的意思作出的欠款,或者是一方作出的,但是该笔债务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或共同生产经营的需要。
2,540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