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由哪些构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有: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主体是对解救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客观上表现为接到被绑架的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六条 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由哪下列要件构成: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由直接故意构成; 3、客体要件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和被绑架儿童的人身权利; 4、客观要件由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的行为构成。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具有负有解救被绑架儿童职责的身份; 2、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关于保护儿童、禁止买卖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的行为。
-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构成要素是哪些?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构成要素有以下四点: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应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解救被绑架的儿童的职责,如果其拒不履行其职责,不但使国家工作人员
2020.10.28 90 -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构成要素: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构成要素应当包括:犯罪主体是负有解救被绑架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保护儿童、禁止买卖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责规定,
2020.10.05 103 -
如何构成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
具备下列要件即构成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 1、主体限于负有解救被绑架的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 4、客观要件表现为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
2020.10.05 104
-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由哪些构成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有: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主体是对解救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客观上表现为接到被绑架的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
2023-02-13 15,340 -
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由哪些构成?
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由哪下列要件构成: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要件由直接故意构成; 3、客体要件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和被绑架儿童的人身权利; 4、客观要
2023-08-26 15,340 -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由什么构成?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具有负有解救被绑架儿童职责的身份; 2、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关于保护儿童、禁止买卖儿童的法律
2023-02-09 15,340 -
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绑架的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
2023-07-05 15,340
-
00:58
哪些行为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只要实施了拐骗、绑架、收卖、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妇女、儿童中的任何一种行为,即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具体如下: 1、拐骗,是指行为人以利诱、欺骗等非暴力手段使妇女、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并为自己所控制的行为; 2、绑架,是指
1,297 2022.06.30 -
01:00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儿童罪立案标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对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儿童罪的立案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所以可
953 2021.04.25 -
01:11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分为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首先,绑架罪的客体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人身自由权。其次,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第
2,3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