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经营资不抵债倒闭员工如何维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资金不偿还债务破产,员工的经济赔偿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到1年的,按1年计算不到6个月的,向工人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人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倍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资不抵债倒闭应当按照员工工作年限赔偿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公司倒闭资不抵债应当赔偿员工经济补偿金。公司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或者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以破产财产清偿所欠员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经济补偿金等。
-
公司倒闭赔不了员工员工怎么维权
公司倒闭赔不了员工,员工可采取下列措施来维权:与公司的负责人、管理人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向劳动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书;或者依法去法院提起诉讼。
2020.01.26 116 -
公司倒闭赔不了员工,员工怎么维权
公司倒闭无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农民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将单位财产拍卖或变卖以获得赔偿;也可以申请破产,破产财产清偿完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优先清偿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费用。
2020.10.21 173 -
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工资怎么办
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工资的处理方式是: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3.可以收集证据,进行起诉处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2020.10.06 176
-
公司倒闭赔不了员工员工如何维权
1、在公司还没有注销之前,尽早申请仲裁,拿到生效法律文书后申请强制执行。 2、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九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022-05-13 15,340 -
公司倒闭公司不赔偿员工如何维权
如果公司破产后不给员工任何补偿,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胜诉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公司老板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还可以报警。
2021-10-27 15,340 -
公司倒闭赔不了员工,员工如何维权呢?
在公司还没有注销之前,提前申请仲裁,拿到有效的法律文件后申请强制执行。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停法》第9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以下调停组织申请调停:(1)企业劳动争议调停委员会(2)依法设
2021-10-23 15,340 -
公司倒闭员工如何维权
进行破产清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
2022-04-13 15,340
-
01:10
倒闭公司员工怎么赔偿公司破产倒闭,那么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也就解除了。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按照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的。每工作满一年,那么就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作为经济补偿金。此外如果公司拖欠员工的工资,社会保险
2,238 2022.04.17 -
01:13
公司倒闭员工怎么赔偿公司破产,应按规定给员工解除合同的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时间满一年给一个月的平均工资,不足一年但超过半年的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低于半年按半个月工资计算。 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或者停止后产生需要支付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等问题,如果员工能够证明公司承诺支
3,983 2022.04.17 -
01:13
公司倒闭破产员工怎么赔偿公司倒闭破产,则意味着公司和员工的劳动关系终止,公司应该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在企业破产时属于共益债务,优先于一般债务,破产企业只要有财产,就应当随时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补偿金应该按照以下标准: 1、计算的基数:按照员工离职前
2,8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