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公司拖欠的工资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在工伤住院期间和康复休息期间,员工的工资保持原工资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给员工。员工是可以向单位索取,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 2、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公司拖欠工资赔偿金的计算方式: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仍然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其他。
-
公司拖欠工资怎么算
公司拖欠工资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如下: 1、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
2020.01.09 149 -
公司拖欠多长时间算拖欠工资
公司拖欠十五日算拖欠工资。一般非全日制用工拖欠工资超过十五日算违法,全日制用工拖欠工资超过1个月算违法。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的情况如下: 1、安排劳动者
2022.06.06 383 -
疫情期间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员工讨薪分三步走,并且收集好一个证据即可:第一步:直接与用人单位协商。直接找老板或部门主管协商,要求其向您支付拖欠的工资;第二步:协商不成,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查证确有欠薪情形后,会警告您公司的行为已违反劳动法,并责令其
2020.03.07 503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才算违法,公司拖欠工资的时间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
2022-04-07 15,340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才算违法,公司拖欠工资的时间是怎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
2022-04-07 15,340 -
在工伤期间公司拖欠不发工资怎么办
1、工伤期间公司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诉讼等方式来要求其支付工资。劳动者在治疗工伤的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公司应当按照该标准每月足额向其支付工资。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2022-11-07 15,340 -
公司破产清算期间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在破产程序中,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劳动债权是得到最优先保护的债权。 因此,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优先偿还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
2022-05-14 15,340
-
01:10
公司长期拖欠工资怎么办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
1,121 2022.06.22 -
01:15
试用期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用人单位拖欠试用期职工工资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申请劳动仲裁等的方式解决争议,要回拖欠的工资。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薪: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2,360 2022.05.11 -
00:59
公司拖欠工资怎么要在发生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当事人之间最好先行协商解决,在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仍不履行的时候,还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最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696 2022.05.11